第四十四章 世间无二此般人

    第四十四章 世间无二此般人 (第3/3页)

位置点清楚,你看看曹操会是什么下场?

    所以如果放弃现在的地利,全军出击进攻冀州,大概率又会是一场葛亭大败。

    只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田丰只字不提公孙瓒。

    这就是件值得玩味的事情了。

    “伯圭呢?”

    刘备皱起眉头,如果加上公孙瓒的话,那总兵力和袁绍比,差距就不是很大了。

    然而田丰却道:“明公,公孙瓒不可信也!”

    刘备大怒道:“田元皓,你这是在挑拨我与伯圭的兄弟之情!”

    “明公!”

    田丰苦口婆心道:“明公好好想想,如果击败袁绍之后,公孙伯圭该如何自处,到时候必然会与明公兵戎相见。”

    刘备却一甩袍道:“好了,我谅你不懂我与伯圭情谊,不知你罪,下次再敢胡言乱语,必军法处置,今日会议就到此结束吧,我累了。”

    “明公!”

    田丰还想说点什么。

    然而刘备已经不给他机会,说完之后转身就出去。

    田丰急急追来,但早有侍卫将他挡住,不管他如何呐喊,刘备却是头也不回。

    “唉,大事休矣!”

    田丰去追刘备无果,回到厅内,锤胸顿足,无比气恼。

    等他拍了一会儿桌子,再抬起头,忽然看到对面居然还有几个人没有走。

    正是陈暮阎忠徐荣。

    三人都在笑吟吟地看着他,一时间让田丰又羞又气。

    “元皓兄,你现在必然气恼大哥吧。”

    陈暮站起身,提着个酒壶过来,帮田丰倒了一杯酒。

    田丰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自嘲道:“明公不纳吾言,迟早必生患也!”

    “元皓,这你就误会大哥了。”

    陈暮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好好劝慰道:“对于公孙瓒的事情,有些话他没法说,你明白吗?”

    “难道明公还看不出来?公孙瓒同样有南下略冀州之心。”

    田丰指着北面道:“他若是真的忠心于朝廷,怎么可能会把持着渤海不放,什么与明公瓜分冀州,我看袁绍覆灭之日,便是他公孙瓒临阵倒戈之时!”

    “元皓兄!”

    陈暮左右看看,对徐荣使了个眼色,徐荣会意,走出门去,将大厅门关上,自己则站在门口守卫,不许任何人进来。

    “难道子归觉得吾之言不对吗?”

    田丰反问道。

    陈暮坐下来,与田丰在一张席上,轻声说道:“元皓兄之言,自然是对的。我们作为大哥麾下,自然是要以大哥的利益去考量问题。虽然现在谈袁绍覆灭还早,但公孙瓒确实个很大的麻烦。”

    听到陈暮也支持他的话,田丰不解道:“既然如此,为何明公还如此相信公孙瓒。”

    “因为大哥不能背弃道义啊。”

    陈暮叹了口气。

    历史上,吕布都那个鬼样子了,刘备还接纳他,结果导致吕布反叛,丢了徐州。

    后来携民渡江,但凡看过点史书的都知道,刘备在带着襄阳百姓渡过汉江,由于百姓众多,他用船只来往很多趟才把百姓运过河。

    所以实际上渡江是很成功的,并没有失败。

    但正因为渡河耽误了太多时间,导致渡河之后就被曹操追上,然后才有了兵败于当阳,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的故事。

    因此实际上如果刘备真想跑,完全可以不用管百姓,自己乘船渡江,远比带着十多万百姓方便得多。

    还有在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让他攻打刘琮,夺下荆州,他也没有答应。

    在关羽死后,举国之力要报仇。

    临死之前将整个国家的权力都交给诸葛亮。

    或许在道义上,刘备唯一亏欠的,估计也就刘璋了。

    听到陈暮的话,田丰都有些不敢置信,愕然道:“难道个人道义,要凌驾于国家大义之上?”

    陈暮想起了历史上二哥被害,大哥不顾一切的模样,仍然只能苦笑了一声:“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