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荀攸与许褚

    第六十三章 荀攸与许褚 (第2/3页)

  友若是荀攸,是他的堂侄子,今年三十九岁了。

    荀家目前有两脉,主脉是荀彧的祖父荀淑那一脉。

    荀淑有八个儿子,称为荀氏八龙,属于荀家第二代,后辈中有荀彧、荀衍、荀谌、荀悦、荀棐较为出众。

    另外一脉则是荀淑亲弟弟那一脉,有荀昱、荀昙兄弟,跟八龙是堂兄弟,同属荀家第二代,皆为名震天下的党人。

    荀和是荀昱的儿子,跟荀彧、荀衍、荀谌、荀悦、荀棐这些人一样,同属于荀家第三代。

    而荀攸则是荀和堂兄荀彝的儿子,荀昱弟弟荀昙的孙子,年岁比较大,辈分却是最小,是荀家第四代。

    前几年八龙之一的荀爽在冀州病逝之后,荀和的儿子荀靖,堂侄荀攸,族弟荀谌,都曾经为荀爽扶灵送回颍川老家下葬。

    后来荀谌又回到了冀州袁绍麾下,而荀靖则是在荀和的嘱咐下留在颍川,荀攸的话,荀和没有去管,毕竟那么大的人,有他自己的主见。

    虽然大家都同为荀家人,可人各有志,分投不同势力很正常。比如荀彧在青州,荀谌在冀州,荀悦在洛阳。

    所以荀攸扶灵回去之后,就给他回了一封书信,称打算辞官回乡,就再也没有来冀州出仕。

    荀靖和荀攸都是荀和最亲近的亲属,陈暮忽然要举荐他们去青州,打的什么主意用脚指头都能想到。

    一是二人确实有才,出仕为官,为青州添砖加瓦。

    二是恐怕想将他绑上青州战车,以为人质。

    这是怕他们党人降而复叛呀。

    荀和觉得有些想笑,心道我们党人名望满天下,世人皆知我们品德高远,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事情?

    不过让他们出仕也算是件好事,至少他们这一脉,比荀淑那一脉,确实要落魄许多。

    想到这里,荀和沉吟片刻,忽然笑了一下,看着东方的天空,轻声道:“看来,我是该写一封家书了。”

    .......

    .......

    兴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96年9月的大汉天下,注定是充满了波澜曲折。

    用波谲云诡,混动不明称现在的情况,也丝毫不为过。

    刘备大军南下,救援孙坚,与袁术在固始对峙,眼看东西二路大军皆有成效之际,袁绍却挥师南下。

    一时间南方原本还算明了的战局顿时乱成一团,偏偏袁绍也有理由,说是来劝说袁术。

    但谁都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刘备被迫放弃固始,北上迎敌。

    中原地区到处都在打仗。

    兖州、豫州、徐州之地,不说生灵涂炭,至少也是百姓难得安宁,各路军阀不说,流寇遍地,盗匪成群,犯上作乱者不知凡几。

    秋风萧瑟,北方来的西伯利亚冷风拂过广袤的华北平原大地,跟后世不同,此时的河南地区,林木极为茂盛。

    官道两侧有平原,但更多的却是森林和繁盛生长的野草,像是变成了一片草原,充满勃勃生机。

    刘备亲率大军北上,这一日路过沛国谯县,天色已晚,就让人安营扎寨。

    安营扎寨也有讲究,虽然他们拥有四万大军,但大军前行,向来都不是一股脑就往前走,而是分批次行动,前锋军多少人,前军多少人,中军多少人,后军多少人。

    其中前锋军很重要,一是探地形、检查前方道路是否通畅。二是观敌势,看看敌人有没有在前面埋伏。三是为后军找驻扎地,等后军抵达就直接安营。

    刘备当年在卢植麾下的时候就做过前锋军,一系列操作熟门熟路得很,而且这一次他不待在中营,而是自己就与关羽张飞领军在前面探路。

    张辽牵招高顺沮授田丰他们反倒成了前中后军的主将。

    倒不是刘备不爱惜自己,不顾身份跑到队伍最前面,而是之前他答应张飞,让张飞做先锋,结果关羽过来了,三兄弟多年未见,需要叙叙旧情,每日腻在一起,不愿分开。

    可是之前又答应了张飞,军令不好改,于是干脆三兄弟一起率领几千人马,到了队伍最前面。

    不过这事曹操干过,孙坚孙策干过,孙权也干过,倒是很正常。

    当然,曹操孙坚孙策三人属于正面教材,孙坚孙策二人自己是猛将,没人能拦得住他们,曹操则是身边猛将如云,所以无所谓。

    孙权则是反面教材的典型人物,带着几千先锋军跑到合肥城下,结果就被张八百打出屎来,丢人丢到姥姥家。

    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夕阳即将落下,天边卷着美丽的火烧云彩,远方的森林里暮鸦降落。

    这个时候应该是要找一处营地休整驻扎之时,刘备关羽张飞说说笑笑,顺着道路四处探视,忽然就看到不远处有一片浩大的丛林,有四散出去的斥候从那边丛林过来。

    “明公,在那树林后方有一处平原区,还有一条大河,附近有诸多堡垒、村庄。”

    斥候下马说道。

    刘备就问道:“可询问过当地人,这里是何地?”

    汉朝可没有手机地图,也没有定位功能。

    大军上一次问路还是在思善县以北,当时百姓称往北数十里就是谯县。

    在没有地标、没有导航的年代,走路基本靠问,项羽就曾经找人问路的时候,被当地老农坑过。

    好在刘备名声不错,百姓听到是他的大军,纷纷为其指路,甚至还有人自告奋勇担任向导,上一位向导进入谯县境内后就回去了。

    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黔首来说,这辈子所能够涉及到的范围,基本就是本乡和附近乡亭,再远一点的,就是本县之地。

    刘备知道这里是谯县,但具体什么乡亭,什么地方却不知道,还得继续寻找当地人问路才是。

    “我们本想去找在田间干活的当地人问路,但还未过去,他们就跑进了坞堡内。”

    斥候答道。

    刘备想了想,对关羽张飞道:“二弟三弟,许是军士们穿了铠甲,惹人惧怕,你们跟我同去如何?”

    他自问名声不错,应该不会有百姓将他拒之门外。

    关羽笑道:“正该如此。”

    张飞却是懒洋洋地提不起兴趣:“要是今晚能在百姓家里买些酒就好了。”

    “好了好了,应你就是,我们兄弟许久未见,也是该畅饮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