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刘表东进

    第八十章 刘表东进 (第2/3页)

如果刘备不是顶了个汉室后裔,他在各路诸侯眼里,其实什么都不是。

    不过郭嘉想了想说道:“明公,此地降卒近二万,坑杀的话,依旧耽误时间。追杀袁术刻不容缓,不若先留下少数人将他们关押起来,等我们攻破寿春之后,再来处理他们。”

    “嗯.......”

    曹操思索片刻,点点头:“好,就依奉孝之言。”

    当下,留下两千人看押俘虏,余下大军,浩浩荡荡乘船过淮水,往东追杀袁术去。

    倒不是郭嘉和曹操善心大发,而是古代杀降卒没那么容易,没有机关枪的年代,一个一个砍头,不知道要杀多久。

    坑杀的速度快一些,只要逼迫降卒自己挖坑,让他们跳进去再填土即可。

    但问题是挖坑的时候,降卒可能会发生不甘死亡而反抗,必须大军镇压,不可能只派少数人马看管。

    而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关口,继续留在下蔡每多一个时辰,袁术的援军就要多快一分,他们擒拿袁术,占领淮南的计划就有一分失败。

    因此他们没办法在这里多做停留,尽早过江为妙。

    由于之前有为了防备袁术渡江,同时也为了自己大军渡江做打算,曹操收纳了不少船只,所以渡江行动非常快,等后方辎重部队也过江之后,军队就启程前往寿春。

    之前刘备来时,带了大量物资。北上的时候,给损失惨重的曹操和孙坚留了不少粮草辎重,这为他后续攻打袁术提供了有利条件——既粮草充足。

    也许有人会奇怪,为什么下蔡明明是在淮水北岸,刘勋和纪灵却要渡过淮河,才能驰援袁术呢?

    这是因为淮河绕九江郡而过,然后途径沛国、下邳、广陵。呈现的是一个J型,刘勋和纪灵要想驰援袁术,得先从沛国下邳进入九江郡,才能过来,不然的话,他们就只能绕道往东,进入汝南郡才能南下到下蔡,绕一个大远路。

    所以现在刘勋纪灵都在同时往寿春死命地赶,不过在时间上,他们还是落后曹操不少。虽然曹操在下蔡没有逮住袁术,可下蔡离寿春并不远,几乎是隔河相望,这两天曹操也派人尝试进攻过寿春,早有前军在。

    对于袁术来说,已经是到了危险关头了。

    傍晚时分,曹军就兵临城下。

    当天夜里,曹操驻扎在城外,准备明日进攻。

    夜幕下,星野垂平,随着天气转暖,凌厉的寒风吹拂,却不像以往那样刀削斧劈。

    到了午夜,曹操在帐篷内看了会书,就准备去休息。

    此时他虽然不知道刘勋和纪灵在哪,但他早就在九江周边四处布置了斥候探马,一旦敌人回援,他就能立即得知。

    现在尚没有动静,就可见在短时间内,袁术根本没有支援。而寿春经过查探,只有数千人马,还不如下蔡力量多,因此明日攻城,曹操信心满满,认为绝对可以拿下。

    看了片刻,他吹灭了油灯,打算上床睡觉。可就在这个时候,帐外忽然传来脚步声,部将于禁急急忙忙在外面喊道:“明公,出事了。”

    “进来。”

    黑暗之中,曹操脸色漠然,在这个关口出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于禁进来之后,发现帐篷内漆黑,看不到曹操人在哪里,他只能在帐篷口单膝下跪道:“在肥水方向,发现大量船只,正往寿春而来。”

    “什么?”

    曹操大惊道:“这怎么可能呢?袁术在庐江的守军,不可能回援得这么快。”

    从他攻打袁术开始,到现在才过去三天。更靠近九江的沛国和下邳的援军都还没来呢,为什么庐江的援军反而会先一步到?

    这不合常理。

    虽然庐江和九江挨着,且如果从彭蠡泽坐船,顺着长江东去,然后从濡须水进入巢湖,过合肥从肥水就能抵达寿春,这个路线就是历史上孙权带十万大军北伐的路线。

    由于全程顺风顺水,特别是长江东流,水流速度非常快,大型船只飞流直下,确实有可能三天之内到达此地。

    但问题是不能只算援军过来的时间,还得加上传令的时间。

    袁术败亡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除非他早就预料到了败亡,提前去下令去找援军,不然从他固始撤到汝阴,再在慎县大败,短短两天时间,哪就那么快派人去求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