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毁成

    第一百三十七章 毁成 (第2/3页)

了些,一场大雪,把我们建造的防区变成了一片坦途。四弟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写信让我立即撤往平原,他料定袁绍准备冬季进攻了。”

    刘备扬了扬手里的信,对沮授和荀彧说道。

    三个人并不是分主次而坐,而是穿着新制棉袄,就坐在厅内堂下,围着一个火炉。

    外面天寒地冻,鹅毛大雪纷飞,里面也是呼呼的冷风不断。

    沮授双手笼在袖子里,看着炉子里不断跃动的火苗,叹了口气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万般筹划,难敌天命。”

    “事情也没到那么艰难的地步,不过是放弃了鄃县,失了马颊河、潇河等地屏障而已。”

    荀彧笑了笑,说道:“即便袁绍来攻,让他们一回又能如何?”

    “之前的一切筹备,岂不是废了近三成?”

    刘备略微有些不甘心。

    他们在古九河防区做了很多准备,早在五六年前就开始精心策划,结果一场大雪,就直接把第一道防区给弄没了,太影响人心态了。

    荀彧摇摇头道:“该放弃还是得放弃,且鄃县本来就是最危险的地方,此地城池低矮,不利于大规模守城作战,我们本就打算在此地不过是阻挠一下袁军势头而已,现在天气如此,也不得不放弃了。”

    “嗯。”

    刘备沉吟片刻,扭头对不远处的许褚道:“仲康,你传我军令,让将士们准备准备,整理辎重,这两日之内,就准备撤离。”

    “唯!”

    许褚领命而去。

    等他离开之后,沮授就又道:“军情司最近情报,袁绍军队调动频繁,冬衣准备就绪,大批量的粮草也已经运达夏津,子归还是料事如神,袁军确实有所动静。”

    其实不用陈暮提醒,刘备他们自己也在商议着撤军的事情。

    忽如其来的冰寒天气,导致原本设置的古九河防区全部变得无用。正如曹操在官渡设置防区一样,因为官渡河附近泥沙堆积,土地柔软,不适合骑兵以及大规模步兵进攻,能让袁绍的骑兵部队和人数优势失效。

    青州在古九河防区也是如此,鄃县在最外围,被古九河之一的马颊河与潇河包裹,这些区域同样属于黄河支流的冲积扇区,跟许多河流地形一样,地质结构较软,且多有沼泽湖泊之地。

    因此青州谋士团对这些地区的设想,本应该是第一层防线,打一仗之后,再逐步撤到平原、安德等地,利用另外几条河流继续作为缓冲区。

    如此阶段阻击,不仅会打击袁绍的士气,还能够有效地杀伤敌军。最后等到从平原撤离到高唐之后,决战地就会在黄河渡口的龙凑两岸,形成如官渡之战一般的对峙。

    可惜天公不作美,大雪把那些柔软的土地变成了一片坚硬的冻土。虽然雪天同样限制了骑兵,可对比了一下与袁绍的步兵优劣势之后,刘备也不得不与谋士团商议,放弃城池较为低矮的鄃县,而转战城高墙厚,原本应该是第二道防区的平原县城去。

    听到沮授有提及最近袁军内部确实有不少动静,刘备询问:“袁军当中的内线有什么最新的消息传回来吗?”

    沮授说道:“阎先生那边派人传信,说是今天秋粮收上来之后,袁绍从后方又大批调集了上千万石新粮,目前囤积于甘陵与夏津等地,而且还有新的粮食在源源不断地继续运输,河北确实是膏腴之地,即便今年有旱情,粮食减产,依旧能仓禀充实。”

    荀彧接过话茬道:“我们在袁军当中的内线,多为党人等中下层文职,其中管理粮草的主簿、吏员、令史、从者就有不少,他们每个人接触的仓库不同,将他们的消息汇总之后,我觉得是不是可以绘制出一幅粮仓舆形图?”

    沮授想了想,摇摇头道:“我觉得没必要,现在战争还未开始,袁军粮草必然是集中在甘陵城中各处粮仓当中。一旦开战,战线开始前移,粮草也会随之前移,位置发生变化,有舆图也未必管用。”

    “这倒也是。”

    荀彧点点头,说道:“一旦战事开打,恐怕袁军当中的内线,也很难再把消息传递出来了吧。”

    “是啊。”

    沮授叹道:“现在甘陵城尚未完全管制,附近乡民百姓还可以进出城池,因而可以传递情报。一旦到了战争时期,他们那些负责管理的底层党人,亦是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