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阳相会

    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阳相会 (第3/3页)

身道:“走,前去迎接。”

    众人浩浩荡荡一行百来人,出了亭舍站在了西面官道上眺望。

    就看到一支千人军队正从西往东而来,已不足一里。

    关羽大军本来就正在攻打邺城,离此地不远,听闻刘备东来,连忙过来相会。

    在队伍最前面的人穿着绿色鹦鹉长袍,脸如重枣,二尺胡须在胸前飘荡,远见刘备,脸色大喜,连忙催促马匹奔驰。

    刘备张飞陈暮三人也是催促着马匹疾驰,四人双向奔赴,很快越来越近。

    “二弟。”

    “二哥!”

    “二哥!”

    “大哥三弟四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四人到了近前,纷纷翻身下马,搂在一团。

    刘备拍着关羽的肩膀,上下打量道:“二弟,数年未见了,壮硕了不少,你在洛阳还好吗?”

    关羽笑道:“托大哥洪福,天子还算器重我,现在洛阳军队多由我执掌,又在四弟谋划之下,屡次击败袁军,立下微末功劳,没有给大哥丢脸。”

    陈暮含笑道:“二哥自谦了,若非二哥在安阳力战颜良文丑,我们在青州想要抗住袁绍的压力也没那么容易。能战胜袁绍,二哥居功至伟,当然,三哥也不差,若非三哥,我们也破不了袁军。”

    张飞原本还有些苦大仇深的脸色顿时眉开眼笑了起来,其实几个人也不是在邀功或者谈谁功劳大,只是关羽太傲了,屡次击败袁绍,又看到刘备,忍不住骄傲了一下。

    这句话里的意思并不是在炫耀自己有多大功劳,有多受刘虞器重,而是告诉刘备,自己在洛阳混得很好,在对战袁绍上没有给刘备丢脸。

    只不过光想着让刘备高兴,却忽略了张飞的感受,毕竟张飞一直跟着刘备作战,功劳就没有关羽那么多。

    好在陈暮情商高,帮关羽圆了回去,不然张飞可能会闷闷不乐。

    “哈哈哈哈。”

    刘备真心为兄弟高兴,大笑着说道:“二弟能够立下不世之勋,为兄甚是欣慰,来来来,我们先去亭舍坐坐。”

    几人相拥着一起往回走。

    周围诸多将领和谋士便跟在他们身后,因为亭舍太小,装不下这么多人,因此刘备就令各将领先去统率自己的部队,亭中就只留下刘关张陈以及沮授牵招许诸关平管亥等人。

    事实上张辽高顺臧霸黄忠太史慈他们并不在此地,刘备只带了本部人马,将领只有牵招,还有大小校尉军司马二三十余人,除此之外,又有陈暮帐下的一些主簿、佐吏、功曹,如诸葛亮孔俭姚博黄琦等人。

    大军出动,并不是十多万人马一起浩浩荡荡行军,而是有计划有分配任务的行动。

    张辽万胜军渡过漳水,配合高顺陷阵军,总计两万人,由田丰做筹划,取斥章列人曲梁等县,过鸡泽乡,南下威逼邯郸。

    臧霸与黄忠太史慈三万大军渡过魏桥,北上在斥丘与刘备大军汇合之后,又被陈暮指派荀攸做监军,命令他们继续北上,直取梁期县,切断邺城与邯郸之间的联系。

    而关羽那边则只带了关平和管亥,赵云徐晃武安国等将领也都各自有自己的进攻路线。

    如赵云原本与关羽一同攻打邺城,关羽走后由他率领部队,徐晃则通过林虑谷的漳水古道进攻涉县,以断袁绍与并州高干之间的联系,武安国则在后方安阳负责督运粮草,配合前线行动。

    再加上北面的鲜于辅,可以说是四面八方,总计二十多万大军,将邯郸与邺城团团围困住,即便是太行山当中的高干,也很难对他的舅舅袁绍进行支援。

    比较有意思的是,恰好司马懿、司马朗、杨修、陈群等人正好跟着关羽大军在邺城。

    此番关羽过来,几人便一同过来要见陈暮,因为地位不高,只是军中记录的文书以及佐吏官员,因此大家伙都只能站在门口。八个人笔挺地立坐一排,大门口左右两边各站四个,正大眼瞪小眼,互相看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