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齐王

    第二百四十八章 齐王 (第2/3页)

    所谓坐卧,就是双腿伸着坐,像坐在躺椅上一样。

    “多谢陛下。”

    二人便分列而坐,陈暮坐在属于他少府的公卿之位,刘备就坐在三公之下。

    卫将军是秩中二千石,跟九卿平级,但汉制是位于九卿之上,仅次于大将军、三公、骠骑将军以及车骑将军,还是金印紫绶,位高权重。

    事实上不止两千石的卫将军是金印紫绶,包括前后左右四将军也是金印紫绶,但前后左右四将军又在九卿之下,而九卿却只有银印青绶,这奇怪的等级排列方式,令人摸不着头脑。

    等二人坐下之后,杨彪看了眼刘虞,得到刘虞的首肯之后,才出声询问道:“玄德,子归,太中大夫殴打玄德之事,虽然确有其事,但具体过程,却是为何呀?”

    陈暮说道:“回禀陛下,太尉,太中大夫说卫将军要拟仪社稷,图谋不轨。臣便问他,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卫将军要拟仪社稷,图谋不轨。”

    “孔融怎么说?”

    刘虞问。

    陈暮笑道:“他说卫将军坐拥大军二十万,六年不进洛阳朝见陛下,此人臣乎?他疑之虑之,有何不可。”

    众人脸色微变,按理来说,封疆大吏不上朝觐见,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罪过。

    但事实上汉朝是没有述职制度的,他们采取的叫上计制度,就是历史上曹操征辟司马懿的那个叫上计掾的职务,负责把州郡年报整理好,转交到朝廷申报。

    不然的话,像乐浪、永昌、合浦之类的郡县离着洛阳十万八千里,州郡长官每年回洛阳述一次职基本就不用做事了,来回都得一年。

    所以正常情况下,只要皇帝首肯,别说六年不去朝见,二十年都无所谓。更何况刘备不来洛阳也是得到刘虞支持的,因为他必须坐镇青州来抵挡袁绍的压力,早期袁绍实力很强,几乎压着青州打,不能轻易离开。

    这样说起来,刘备六年不来洛阳,根本不是什么罪过。孔融拿这个当做借口说刘备有不臣之心,简直是莫须有的罪名,拿这种罪名诬告一位朝廷重臣要谋反,确实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情。

    当然。

    要是换个皇帝如刘彻刘秀之类的,即便是诬告,他想杀也就杀了。

    问题是刘虞没有多少兵马,他实际权力大多就来源于刘备,刘备听话,那他表面上就有几十万大军,刘备不听话,那他就跟傀儡无异,政令出不了洛阳城。

    所以听到孔融居然如此犯蠢,去激怒一位掌控那么多权力的诸侯,让刘虞杨彪等人在心里差点没把他骂死。

    陈暮继续说道:“臣问太中大夫,卫将军可有过桀逆放恣、跋扈弄权、不供职贡、不上表称臣、目无法纪,不遵上令、郊祀天地、拟斥乘舆、称王篡位、不服皇命之事,他说没有,那臣问他为何言称卫将军图谋不轨,陛下,诸多公卿,你们猜他怎么说?”

    “他怎么说?”

    刘虞问。

    陈暮沉声道:“他说臣子应当将权归于圣上,臣想问陛下,诸位公卿,卫将军可从未过有跋扈弄权之事吧,天子诏书,从未违背过,前将军麾下兵马曾经皆归钱塘侯管辖,卫将军与前将军都从未有过怨言,可今日来朝中觐见陛下,换来的却是这般待遇,诸位想想,卫将军寒心否?”

    “这.......”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大家都想从刘备手里把兵权夺过来,但想归想,实际操作还是得一步步来,哪有像孔融这样,简直是明抢的?

    要知道,人家刘备也是辛辛苦苦从青州起家,创下的一番家业,和袁绍杀个你死我活,才最终将袁绍打败。现在朝廷啥事都不做,直接抢臣子的东西,简直是土匪,土匪都不如,也就是刘备脾气好,换一个人早和你干起来了,你还有脸先动手打人?

    虽然知道孔融那性格偏激离谱,但满朝公卿还是第一次觉得这人有些离谱过头了。

    陈暮又道:“卫将军素来仁厚,不愿意与太中大夫计较,臣却是看不下,便告与太中大夫,问他如兵马交予圣上,何人可以领兵?他说天下总是有能领兵之人,臣便说他赵之郭开,齐之后胜,恐怕便是今日之孔融,他无可辩驳,恼羞成怒,挥拳要打,闹成今日之事,陛下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