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袭

    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袭 (第2/3页)

做好迎敌准备,一边继续挑头观望。

    远处刘备军依旧在快速集结,而在更北面,战争已经打响。

    袁绍的前军已经和典韦正式碰撞在了一起,因为军中夹杂着大量休屠骑兵,所以在开战初期,典韦就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

    在拥有了马镫之后,大量的骑兵围绕着典韦已经布置好的方阵进行远程骑射,典韦军只能原地当靶子。

    这套战术还是冀州军传给休屠各部的,而冀州军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自然不言而喻。

    更糟糕的是,典韦部属于步兵方阵的突击军,兵种组合以突袭厮杀为主,跟张辽的万胜军很像,军队当中会有刀盾手、刀斧手、长矛手以及弓箭手,唯独没有枪盾兵。

    罗马帝国时期的马其顿方阵就是很出名的枪盾兵方阵,很多人以为西方人运用盾牌较多,但实际上华夏文明从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盾牌。

    到西汉的时候,中国盾牌为双弧盾,因为外形酷似葫芦,被人们戏称为葫芦盾,主要装备于中央军。到了东汉,人们舍弃了工艺复杂的双弧盾,而改为长方形的方型盾,也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

    而围绕盾牌使用的战术更是层出不穷,比如鞠义先登死士杀白马义从,就是原地竖起大盾,让强弩手藏在盾下,白马义从冲阵的时候,强弩手突然钻出来,万箭齐发,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杀得大败。

    所以利用盾牌为战术的打法我们华夏文明已经有了很多很多,可惜的是因为大盾比较笨重,携带不易,所以更适用于原地结阵时的阻击战,如鞠义以逸待劳,等着公孙瓒自己上门送死。

    典韦要抢时间立即北上,因此轻装简行,并没有带大盾,这就导致他麾下的士兵多为木圆盾乃至于没有盾,所谓的木圆盾也就锅盖大小,根本防御不了铺天盖地的箭支。

    可那能怎么办呢?

    典韦知道此时需要给后方争取时间,因此面对敌人骑射,只能咬着牙继续硬抗。

    一列列休屠骑兵纵马而来,离了他们数十步远,一边驰骋,一边弯弓搭箭,顷刻间,天空就像是被乌云遮蔽了一样,成百上千支箭密密麻麻,如雨一样向着典韦军射来。

    “举盾!”

    典韦高声大喊。

    无数刀盾手立即将手中的小圆盾高高举起,但这些小圆盾基本都是木盾,外面包裹了一层铁皮,能不能扛得住,基本就靠老天爷的天意。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

    无数箭头落在了盾牌外面的铁皮上,发出叮叮当当清脆的响声。

    而更多的则是射到了士兵身上,大部分都被身上的盔甲挡住,但还有小部分击中身体,“噗嗤噗嗤”入肉的声音不绝于耳。

    “啊啊啊啊!”

    “快快快。”

    “拉下去。”

    只第一轮箭雨就让典韦军忙成一团。

    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人员被射死,因为青州有数座大型露天铁矿,矿产资源丰富,导致普通士兵都有甲胄。

    只要木盾护住面门,或者干脆直接蜷缩爬在地上,保护住重要部位,想要让箭支射中脑袋、喉咙、内脏等致命地方还是非常困难。

    但四肢是没有盔甲保护的,很多人都被射中手脚,顷刻间失去战斗力,痛得在地上不断哀嚎,一下子弄得阵型都大乱。

    典韦立即指挥士兵将伤兵往后运送,可敌人却不给他时间,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无数箭雨劈头盖脸砸下。

    整个军队顿时一片大乱,指挥作战的蒋义渠见到这一幕,立即抽出刀来喝道:“杀!”

    “杀!”

    袁军发起了全面进攻,漫山遍野全都是敌人。

    双方很快交战在了一起,但典韦军士气被几轮箭雨之后就弄得军心涣散,交战没有多久,就开始濒临崩溃。

    哪怕典韦奋力杀敌,亦挽回不了颓势,周围的士兵越来越少,很多都开始丢下武器纷纷逃跑。

    见此情形,无奈之下,典韦只好选择撤退,率领一部分敢死队断后,阻拦敌军追击。

    蒋义渠趁胜追击,一路往南追赶了约二三里路,前方是一片起伏的丘陵,官道便在丘陵一侧,而西面则是一片旷野,拥有一些庄园、村庄以及无数田地。

    等到了近前,蒋义渠看到在丘陵下方,官道之上,一排排重甲步兵横列出了方阵,将路口堵住,而典韦部则践踏农田,跨过旁边官道左右两侧用于引水灌溉的水渠,一溜烟钻进了田地里,往远处村庄方向跑去。

    “止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