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南阳之战(1)

    第十九章 南阳之战(1) (第2/3页)

要夺取南阳,往后撤则一路败退,再难取胜。”

    陈暮看到诸葛亮似乎有所想法,便说道:“孔明有什么好主意?”

    诸葛亮想了想道:“荆州多年未有大规模战乱,颇为稳定,刘表军队恐怕士气和军心以及精锐程度都不及我军,我认为,可从棘阳退兵,我军主力部署于南就,就在此地对刘表大军迎头痛击。”

    “那张绣袭击我后方呢?”

    陈群露出疑惑,迎头痛击没问题,可南就位于宛城东南,张绣出兵渡过淯水,直奔他们后方,前后夹击,我军必败呀。

    诸葛亮指着地图上位于南就乡北面的河畔方向道:“可于宛桥设伏,拦截张绣援军。”

    陈群摇摇头:“淯水并非只有一座桥梁,夕阳乡也有一座,西鄂也有一座,南面的育阳还有一座,即便是把后方桥梁都毁掉,他们也完全可以从南面的桥梁过来。”

    淯水其实就是后世南阳市的白河,算是一条中型河流,河面还是很宽,不过也有窄的地方,由于水流比较平缓,并不是什么湍急难以造桥的河流,因此在沿河各乡县河面较窄处都有桥梁,可以容纳大军通行。

    诸葛亮从容道:“所以这就需要我军主力尽快击溃刘表军队,我们可以焚烧夕阳乡、西鄂的桥梁,留下宛桥,令叶县守军南下蹲伏于桥对岸,敌人必然怀疑我军在此设伏,于是只能南下从育阳过河,如此就会绕远路,给予我们击溃刘表军队争取时间。”

    陈暮摸着下颌山羊须,轻声说道:“孔明有没有想过,若是刘表军队据守育阳,控制育阳桥梁之后,接应张绣军队过河,等合军之后再北上与我们决战该怎么办?”

    “师君,我有想过这个问题。我们在宛城外有探马,一旦侦查到张绣南下,我们便大军出击,包围育阳,截断桥梁,令张绣不能渡河!”

    诸葛亮拱手说道:“如此即便是刘表据守育阳城池,我们攻不进去,也能从容撤退。”

    “嗯。”

    陈暮赞许地点点头:“攻守兼备,大善,就依孔明之计!”

    淯水是从伏牛山中流淌出来,由北向南流淌,几乎当中将整个南阳盆地分开。

    宛城在淯水西岸,陈暮则派武安国于同样是位于淯水西岸,宛城以北的西鄂驻扎一万精兵。

    同时在南就乡也驻扎了六千人,而棘阳则只有两千先锋部队,并不是用来守城,仅仅只是占据战略要地。

    如果张绣来攻,武安国以一万人据守西鄂绰绰有余,东岸南就乡的部队就能从侧面袭击宛城,达到两面夹击的目的。

    如果张绣选择防守,陈暮便步步推进,依旧是两面夹攻,他的军队会从宛桥过河,配合夕阳乡一带的张郃军以及西鄂的武安国共同袭击宛城。

    陈暮的军队不惧野外作战,先不提他麾下士兵大多都是百战精锐,单说两方各自两万人军队对垒,两千玄甲重骑在许褚的带领下侧翼一个冲锋就能把张绣的军队冲垮。

    所以两面夹击,是为了把宛城包围起来。不管张绣是攻是守,都难以逃过陈暮的围堵。

    但这其中也有变数。

    这个变数自然是刘表派来的援军。

    有了第三方力量插足,那战术打法自然也要跟着变。

    陈群的意思是撤兵诱敌深入,然后让赵云来援,兵力得到增强后一举将敌人击败。

    但这个计策的弊端就是敌人不一定会傻乎乎地一路跟着你追到颍川。

    出了南阳人家就不追了,那你这个计策就会显得很尴尬。

    而诸葛亮认为,刘表援军来救宛城,顺着淯水北上,不如干脆在淯水河畔对来援的兵马迎头痛击,一举将刘表军消灭。

    为了拖延张绣过来支援的时间,烧毁后方桥梁,只留下一座宛桥,让张绣疑心桥对岸有伏兵而不敢过来。

    此时张绣要想过河,就必须走南面育阳桥梁,绕了一个大远路,让朝廷军可以从容击败刘表。

    不得不说,这个战术是有可行性的。

    因为刘表的部队北上要想尽快支援张绣就只能走淯水。

    否则要是走远路从穰县过安众再从涅阳去宛城的话,除了淯水以外,还得经过十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

    这条路线路途遥远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