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收服荆州士林

    第二十九章 收服荆州士林 (第2/3页)

产力,国家的未来是自然学。而其余如世家豪强占据土地引发国家动荡甚至崩溃,其实都只是表面。这些东西,都可以通过政策去取缔,去削弱。只有国力强盛,才能够让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屹立于宇宙之巅!”

    “我自己带了一些学生,倒是想知道陈公对于教育该如何进行?”

    司马徽问道。

    陈暮笑道:“很简单,识字率以及基础教育。”

    “愿闻其详。”

    司马徽正襟危坐地等待答案。

    陈暮说道:“一个国家肯定会有无数弊端和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官员问题。官员腐败、勾结豪强欺压百姓。我通过削弱官员的权力,来解决这一弊端。但很多事情,必须要从根源出发。官员的来源是什么?是读书人,教育才是一个国家的基石。”

    “天下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不仅是读书识字,还得学习礼仪品德,从小开始就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纪守法这只是基础,还得懂得克制自己的贪欲。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

    “但在我看来,人最初应该是一团混沌,善恶不明。需要后天塑造。而一名优秀的老师通过教育,就能从小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品德,建造更正确的思想观念。”

    “《诗经》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小时候的影响,往往伴随着一生。因此我对于教育,更注重小的时候给孩子立德,长大之后再立言,最后再立功,此乃《左传》三不朽也。”

    “若将来一统天下,我将于各地修建乡学、县学,让6-15岁孩子免费入读,这些教育为基础教育,教授孩子读书习字,以及一些简单的算数、科普自然学一些小知识。同时规范礼仪,培养孩子尊师重道,孝悌友爱等等品质。”

    “而在乡学县学之上,便是郡学和州学。这两处学校,便是高等知识,从州学毕业之后,便可以参加考试,选择去当官吏,或者做别的工作。若想更进一步,就可以考国学。”

    “我欲在洛阳重办太学,再加上泰山学宫,大汉将有两所国学。此国学便是自然学以及所有学问的最高学府,不管是从政还是科研,都要进入国学当中研究,因为国学必然给予的资源最多,所获取的知识也是最丰富,让大量聪明人进去其中研习。”

    在陈暮的构思当中,地方治理手段除了公检法分离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礼治和德治。

    这一手段在后世就别想了,13亿人口过于庞大,很难这么进行。

    但东汉将近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人口却只有三四千万左右,真正的地广人稀,一个县总人口低于万人的比比皆是,超过万人的都算大县。

    小国寡民,便于管理,县令以及各级官员有什么风吹草动,治理不好或者欺压百姓,立即就能被各乡里得知,从而传播出去。

    大汉以孝治天下,其实就是一种德治的方式。陈暮的做法则是推动这种方式的同时,还要加强监察手段。

    历史上到桓帝时期,就已经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乡间童谣出现,就可以知道汉代的德治以及察举制度到了很糟糕的地步。

    所以官员不仅要德治,还得受人监管。

    而除了用制度和监管去要求官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品德以外,还有教育。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从小就要把孩子培养得品德好,学识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未来做官,才能被规范。

    所以除了监察官员,陈暮还打算在各乡推行乡学,县里推行县学,趁着现在手中不缺钱,进行免费义务教育。

    然后再设立郡学和州学,这些学校就不是免费教育,但穷困的优秀学生可以得到补贴。

    乡学和县学以让百姓能够识字、基础教育和懂得礼仪品德为主,到了郡学就正式开始学习各类知识。

    同时在学校设立考试,让学生完成进学跳跃的要求。

    如果跟后世的知识学习比较的话,乡学和县学就相当于小学,郡学相当于初中一年级,州学就相当于初中二三年纪。

    没办法,现在即便是泰山学宫的数理化的水准,也就勉强够得着高中一年级的水平。

    有些超出,有些低于,层次不齐,根本做不到统一。

    再废弃以往的察举制度,改为考试制度。

    这样从根源上,就能够培养出大批品德优秀的学生,保证官场不至于太黑暗。

    当然。

    不管任何制度,都是偏于理想的一种制度。

    只要是人,就总有空子可钻。

    从小教育孩子品德好,长大后孩子不一定能够拥有良好的品德,该贪污还是会贪污。

    所以雨露雷霆皆不可少,用丰厚的俸禄来保证官员不会贪腐,用严格的制度以及严酷的刑罚来保证官员不敢滥用职权,再用高尚的品德来约束他们,尽量做到九成以上的官员是为民做实事的好官。

    这就是陈暮对于官员改制以及教育方面所要做的事情。

    事实上他并没有完全照搬后世。

    他的一切制度都来源于汉朝实际情况。

    后世新中国百废待兴,缺钱缺粮缺物资,国家治理十分艰难,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而相比于那个时期,陈暮现在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

    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就是一个蛮荒时代,此时后世的俄罗斯还是一片荒野,人都没有几个,斯拉夫人的祖先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跟猿人没什么区别。

    美洲大陆更不用多说,即便是到15世纪,印第安民族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还在过着部落游牧生活,现在同样是原始社会。

    至于其它西亚、南美、非洲、澳洲之类的地方,也基本大差不差,日本韩国那些地方,亦是部落时代。

    整个世界,唯一拥有古老文明,且能够与大汉抗衡的就是欧洲的古罗马帝国。

    此时的罗马帝国还是非常强大,人口多于大汉,总体实力相当。

    只不过恰好这个时候罗马帝国正由盛转衰,处于塞维鲁王朝时代,曾经强盛的国力已经有所下降,内部也出现混乱和动荡。

    如果大汉能够统一的话,按照陈暮设想的道路走,超越罗马帝国是迟早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大汉有钱。

    后世二战后世界基本格局已经确立,想靠掠夺发家致富很困难。

    可现在呢?

    最近的日本已经可以开始薅羊毛了。

    等把日本丰富的露天金银铜矿采完,再薅西域,薅西亚,薅俄罗斯,薅美洲,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