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怒擒马超

    第六十一章 怒擒马超 (第2/3页)

况下,关羽断然是不会接受这种提议的。

    毕竟他为人骄傲,在战场上对敌多年,很少使用这种下作的手段。

    只不过很少不代表没有。

    陈暮就曾经研究分析过,关羽有过两次使诈。

    一次是古城计杀蔡阳,另外一次则是在长沙用拖刀斩对付黄忠。

    他发现那两次几乎都是自家二哥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

    蔡阳那次是张飞逼得急,无奈之下只好用计。

    黄忠那次则是刘备急切拿下荆南四郡以做根基,长沙城久攻不下,同样也是万般无奈。

    而现在不同,朝廷大军兵强马壮,实力雄厚,没有张飞疑心关羽投敌,也没有刘备急需要一块地盘落脚。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向来刚正仁义的关羽用这种不光彩的计谋,其实比较困难。

    但陈暮是谁?

    别说拿捏关羽,刘备张飞不都被他驯服得服服帖帖?

    因此自然有手段对付关羽。

    他教沮授对付关羽的办法很简单,利用刘关张陈四兄弟情谊,以及士兵百姓的性命。

    沮授对关羽说,现在刘备虽然已经为皇帝,但依旧危机四伏,如果用计擒了马超,能帮助刘备尽快平定西凉。

    这是利用刘备的手足兄弟情谊当第一个道德绑架点。

    然后沮授又接着对关羽说,如果不能尽快拿下韩遂马超,到时候平定西凉需要很长时间,多次战争,要死很多士兵和百姓,这是朝廷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而且伤亡的士兵过多,会让朝廷拿出大笔钱来抚恤,增加朝廷财政负担。

    百姓伤亡过多,也得朝廷拿钱治理,不利于民生恢复,到时候大汉治理不稳定,也许会被不断的战争拖垮,造成刘备三兴大汉的愿望落空。

    这兄弟情谊,士兵性命,百姓民生,这三板斧下去,关羽自然得乖乖就范。

    不过沮授费劲口舌,说服了关羽。真到了战场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临到关口还是有些犹豫。

    作为一个十分爱惜自己羽毛的人,关羽在想,若是这么做的话,怕会有损自己的威名!

    而就在这一犹豫一愣神的功夫,关羽一时没注意,却是被马超找到了机会。

    一枪袭来,反应慢了一拍,再想完美躲避已经不及,只能勉强堪堪低头躲开,结果盔缨没有躲掉,被马超一枪刺中,连带着把头盔也打落下来。

    马超挑着关羽盔缨,大笑道:“关羽匹夫,你也不过如此!”

    关羽一时气急,从黄巾起义到现在,他纵横沙场已经二十年,从未吃过如此大亏,今日却差点被一小儿刺中,脸面何在,顿时大怒道:“马家小儿,某要你的命!”

    “遭了!”

    远处城楼上用望远镜观望的沮授顿时心里一沉。

    本想让关羽佯装不敌,引诱马超来攻,没想到马超激怒了关羽,以沮授了解关羽的脾气,这场战斗恐怕要打得不死不休了。

    战场上的形势果然如沮授预料的那样,关羽盛怒之下,青龙偃月刀在手上打了个旋儿,力道直接拉满,势大力沉地往下一挥,劈头盖脸地就向着马超狠狠砸去,仿佛要将他人马都砍为两截。

    事实上纵观关羽一生战绩就可以知道,他的刀速极快、刀法精湛、力大,刀沉凶猛,普通人根本扛不住他三刀。缺点是耐力比较差,身手不够敏捷,老是容易中箭。

    一般情况下,如果能抗住关羽前三刀,即便是二流武将,也能和他打个数十回合。如纪灵就和他打了三十回合,眼看不敌喊少歇才保住一命。

    由于关羽从未和别人打过一百回合以上,战黄忠一百回合,庞德也是一百回合,而打夏侯惇、许褚、徐晃三人联手却只用了数十回合,就可以得知关羽拼命的爆发力惊人,耐力却差强人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拼耐力的话,关羽不见得能拼过年轻力壮的马超。

    但拼硬实力,此时的马超还不能与关羽比较。

    因此面对暴怒的关羽,几乎是一下子,马超就有点被打懵。

    那大刀忽然一下子就变得势大力沉起来,原本他举枪格挡,觉得不费什么力气,现在这一刀劈落,差点把马超的枪都给震落。

    紧接着大刀一刀一刀劈下来,如疾风骤雨,快如闪电,每一刀都仿佛有千钧之力,令人完全无法招架。

    在这种情况下,马超即便是傻子也明白,之前关羽不过是试探,现在盛怒之下,用出了全部实力,刀刀致命,显然是想把他斩落马下。

    勉强支撑了片刻,马超终于扛不住,虎口一麻,长枪几近被震飞。同时大刀如流星坠落,瞄准了他的脖子一刀挥去。

    眼见马超即将丧命之时。

    庞德大惊失色道:“公手下留情!”

    说罢拍马而来想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