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汉口水战

    第九十七章 汉口水战 (第2/3页)

人李严、陈震、吕常,南郡人邓方、冯习、习祯、杨仪,武陵人廖立、潘睿、巩志等等,多达三四十余人。

    这些人多为荆州各大世家豪族出身,刘表在上个月开始清洗荆州各大要归顺朝廷的世家豪族,早有见机者纷纷渡江逃遁,跑到了南阳依附刘备。

    刘备又不像历史上的曹操那样喜欢杀戮,以仁义著称,因此得到各大世家青睐,一个个原本要逃到巴蜀去的世家们也都开始往南阳跑。

    虽说刘表封锁了江面,但这些世家多有门路,如贿赂军中长官,或者从其它地方绕道北上,总会有办法从荆州逃出来。

    如今刘备屯兵襄阳城外,是他们所希望的事情。但他们更希望刘备尽快出兵,收复荆州他们也好早日回去。

    但看现在的架势,刘备显然不想在雨天进攻,也许还要等到青州水师,在短时间内恐怕不会打了。

    这让那些门阀世家豪强们心都沉了下去,因为这意味着荆州的杀戮,还有持续很久......

    ......

    ......

    江夏沙羡却月城,后世武汉汉口,莽莽长江,河面宽达数里,最宽处甚至达数十里,从江北看江南,波涛浩瀚,一眼望不到头。

    此时河面上大大小小船只数百,这些船只的规模和大小跟大汉普遍的军用船只有很大区别,它们的吃水吨位、模样款式、外貌特征,比普通的军用船只都要复杂得多。

    青州的造船业从公元185年陈暮接手青州为青州刺史的时候就已经展开,陈暮广纳造船工匠,四处招募有能力者,积极推进新的船只制造,到如今已二十年。

    这二十年间在官府大力推进下,青州造船业突飞猛进,已经达到了宋朝接近明朝的船只水平,甚至在如今已经有了橡胶的情况下,正在研究蒸汽船。

    不要以为宋朝到明朝之间的船只水平很差,实际上从唐宋开始,广州就已经是我国对外贸易的起始站,当时的船只发展已经到了登峰造极。

    唐宋时期对外贸易,远到欧洲,近到东南亚、日本、朝鲜,唐朝广州还曾经发生过外国人的动乱,正是当时开启海上丝绸之路。

    那个时期的远洋船只能载重千吨,大型船只上可以载五六百人,中型远洋船也能载重两三百人,造船水平非常高。

    海上其实不适合超级大的船只航行,像汉代这种能载上千人的楼船基本只能航行在长江和黄河这种大江大河上,跑去海上遇到超级大风浪很容易倾覆。

    可既然青州造船业已经能够达到宋明水准,在海上航行都已经得到检验,跑到长江这种江河上自然也就更加轻松,不会出现翻船的可能。

    黄忠与太史慈麾下的水军并没有楼船,他们的船只多是那种载五六百人的大船,而且不是一艘,是四五十艘,再加上大量的中型船只,浩浩荡荡三四百艘船,巍峨壮观。

    相比之下,黄祖的江夏水军就差了很多。有几艘楼船,其余都是那种先登、走舸、露桡,或者艨艟、斗舰,属于运兵船,船上并没有太多防御设施,完全无法与青州大船相比。

    双方在江面上对峙,在江夏水军的某一艘船上,一名三十五六岁的魁梧汉子,手握大刀站在船板上,森然地目光望向远处江面,眼中杀意已经喷薄而出。

    “兴霸,待会怎么打,你说。”

    一旁的江夏都督苏飞对这位身材彪悍的壮汉说道。

    此人正是甘宁,字兴霸。

    甘宁曾经在四川发动过叛乱,被刘璋赶出益州,不得已只能顺着长江而下,无处可去,只能依附于刘表。

    他曾经有想过北上投奔刘备,但可惜他走的是长江水道,被刘表的人拦住,麾下还有数百部属,不依附刘表的话,他就会被刘表攻击,所以无奈只能归顺。

    江夏都督苏飞是甘宁的上级,与甘宁极为交好,也曾经屡次向黄祖举荐甘宁,希望甘宁能得到黄祖重用。

    但黄祖并不用他,因此此次刘表派黄祖来拦截朝廷的青州水师,苏飞就把自己的部队全部交给甘宁来指挥,只要甘宁能够立下大功,就能升迁。

    甘宁也知道,刘表此次属于孤注一掷,他与朝廷之间的对决,最终的胜负决定权是在于水军较量。

    若能击败青州水师,则江夏水师可以立即回防襄阳,把朝廷打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