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讲究个合理性

    第四百八十四章 讲究个合理性 (第2/3页)

    但周氏又觉得自己出面,请这样一位“高人”祈福还差点意思,所以才让儿子秦德威出面。

    文魁状元,身份就是这么超然!

    在整个京城,除了皇宫,秦德威无论登门找谁,都不会被认为自不量力,或者身份不匹配。

    所以在显灵宫山门,值守道士听到秦德威报出来历,立刻一边将秦德威请到前院偏殿,一边向陶道长禀报去。

    而秦德威进了院子,感觉是挺凉快,又在西殿门前看到了一颗柏树,有一枝分叉居然委地而长,宛如帘幕。

    据说这是京师七大奇树之一,秦德威便绕着柏树参观了几眼。

    此时显灵宫后殿,陶仲文陶老道正在儿子的陪同下,与几个道友说话。

    听到禀报说,今科状元秦德威突然造访显灵宫,众人齐齐意外。

    随即陶老道立刻对道友们说:“我去更衣见客,诸位道友请自便!”

    其他人都很理解,没有人觉得陶道长这样不礼貌。大家都是吃神棍这碗饭的,明白其中的意义。

    对于僧道这种宗教人士,名声就是最大的资本。与名流的交游,就是一种扩展名声的方式。

    举个例子,知道苏东坡的,基本上也都知道佛印和尚。

    那秦德威既是文魁状元,又是江南诗霸,绝对的名流人物。

    先前他并不认识陶道长,却突然现身在显灵宫,极有可能是慕名而来。

    这对陶道长而言,就算是一个机遇。

    而陶老道一边更换道袍,一边打着腹稿,不停琢磨着见了秦状元怎么说话。

    基本原则就是,既要展示出自己世外高人的逼格,又要不动声色的奉承对方。

    简单地说,就是既当又立。

    谷然后有意识引导着双方实现良好互动,达到商业互吹的目的,并结下长久的交情。

    如果连状元都是自己的信徒,那自己在宗教界的名望立刻就能上涨一大截!成为邵国师之下的第二人也并非不可能!

    就是这种人情世故的分寸拿捏十分不容易,但陶道长对自己有信心!

    六十岁的年纪也不是白活的,连国师邵真人都对自己亲近,还能拿不下一个十七岁少年?

    想到这里,陶老道忽然更有信心了。

    以那秦状元的身份,去拜访邵国师都有资格,但却主动来自己这里造访!

    这说明了什么,很有可能秦德威已经开始仰慕自己方外高人的名声!

    换好道袍,陶老道唤来儿子陶世同,“走,与我同去迎接那秦状元!”

    陶世同便异议说:“我去迎接便可以,何须劳动父亲仙体?上次那黄侍郎过来,也没见您出迎。”

    陶仲文摇了摇头,这儿子是个实心眼,只怕以后难以继承衣钵。

    叹口气道:“你不懂,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不可一概而论。”

    秦德威这样少年得志的名流,大都气性大,如果感觉受了慢待,往往会扭头走人。

    所以上来就装逼摆架子,坐在里头等拜见,大概率会导致弄巧成拙。

    正确的方法是,要先稍稍放低姿态出迎,将人接引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