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想多了也没用

    第六百二十一章 想多了也没用 (第3/3页)

大司马不顺眼,故意想出了这招去恶心张大司马,甚至还有传言说,那五只箱子里其实都是石头或者铁块。

    张瓒本人还是有点不安心的,到处找熟人寻计问策,想着群策群力说不定能发现问题所在。

    但无一例外,没人能给出什么靠谱答案。

    这股流言自然也进入了东厂的日常情报里,但厂公秦太监却明白,如今的皇上未必能像过去一样,有心情把东厂日常情报当八卦听。

    今日秦太监一大早就到乾清宫,但却扑了个空,嘉靖皇帝昨晚又跑到玄极宝殿斋醮去了,并暂时斋居于此。

    站在玄极宝殿外面,等候求见结果的秦太监暗暗叹气,神情有点忧虑。

    可能外朝的大臣还没察觉到变化,但秦太监这样的皇帝亲信却已经发现,自从蒋太后去世后,皇帝与往常真的大有不同了。

    原来的皇帝虽然也修仙,但重心还是在政务上,称得上勤政。像秦太监这样的亲信太监,经常每天能见到皇帝两次左右。

    而现在皇帝忽然极度沉迷斋醮,连秦太监也未必能天天见到了。

    原来每日早晨,秦太监都会觐见皇帝,并且将东厂日常情报当段子讲给皇帝听。

    可是现在,时常斋居的皇帝基本不听这些了。

    当然今天秦太监求见皇上,并不是为了讲段子,而是另有重要事务,不然无故打扰皇上修仙,等于得不偿失自讨苦吃。

    正在秦太监胡思乱想的时候,从玄极宝殿里面发了话出来,让秦太监觐见。

    嘉靖皇帝正坐在高台上打坐,秦太监不敢多看,低头禀报起南巡扈驾事务。

    “拟定扈从锦衣卫官一百二十员,旗校八千员,另调配其余亲军官兵六千员。至于拨用银两......”

    听到这里,嘉靖皇帝睁开了眼睛,陷入了沉思,秦太监也就顺势停了下来。

    虽然没有沟通交流,但嘉靖皇帝知道问题是什么,秦太监也知道问题是什么。

    两个字,没钱!四个字,内库没钱!

    前些年又是新修太庙,又是兴修两座太后宫殿,库银消耗本来就巨大,而去年年底蒋太后去世后,又是花费银两无数。

    而今年才刚开春,各种税银还没收解到内库,正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关头。

    虽然说南巡队伍一路上都有地方供给,但皇上也要出钱补贴,不然就凭沿途州县的经济水平,仓促间哪有财力进行如此庞大的供应。

    而且皇上打算在南巡期间,派重臣携带银两巡视九边,以犒赏来激励士气,稳定边疆,这又是一大支出。

    想到这些,嘉靖皇帝也有点愁,就是国库太仓银也非常吃紧,拆东墙补西墙没多大必要。

    秦太监趁机排忧解难说:“张延龄已经系狱数年,但陛下仁慈,始终没有抄了张家。如今用度缺乏,不如......”

    嘉靖皇帝抬起了手,阻止秦太监继续说下去。

    这事不只一个姓秦的提到过,但嘉靖皇帝始终放不下面子,害怕被人指指点点说自己贪张家之财。

    可如今到了极度缺钱的关口,嘉靖皇帝对张家的家产真是很动心。

    但皇帝的尊严不允许他出尔反尔,还是再想想吧。

    秦太监说到这一步,就不敢再继续劝了,再说就过犹不及。

    然后秦太监掏出折子,对嘉靖皇帝奏道:“关于近期东厂情报,请陛下御览。”

    嘉靖皇帝只问了一句:“可有大事?”

    这么多年了,秦太监大概也知道嘉靖皇帝心目中“大事”标准,很干脆的答道:“并无大事。”

    那嘉靖皇帝就懒得关注了,让秦太监退下。

    并还让秦太监向外传旨,二月十二日开朝会,召集三品以上大臣及翰林官,最后敲定南巡相关所有事项。

    秦太监无可奈何的退出了玄极宝殿,现在不但与皇帝见面次数少了,就算能面见到皇上,沟通互动比过去也少多了。

    过去能互动一百句的话,现在互动十句就不错了!

    所幸的是,并不是他一个人这样,别人都是这样,不然他秦太监可就真睡不着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