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一面之词(下)

    第七百六十九章 一面之词(下) (第2/3页)

 被皇帝训话的陈春连忙谢恩道:“承蒙圣训,纶音在耳,天恩浩荡,不胜感激!”

    好了,这算是过关了。

    早在陈御史树立弹劾秦德威这个人设的时候,秦德威就说过,当别人习惯了陈御史弹劾秦德威之后,如果有一次不弹劾就会引人注意。

    所以就要防着,有吃饱撑着的人会问出,“为什么你这次不弹劾秦德威”之类的蛋疼问题。

    只是陈御史没想到,问出这样蛋疼问题的居然是皇帝本人。所幸秦某人早就帮忙准备了标准答案,照着说出来就行了。

    在皇帝眼皮底下成功过关的陈御史不蛋疼了,但身旁的严世蕃却开始蛋疼了。

    因为陈御史的答案,就是他严世蕃刚才思考的结果。他才想出来,就被陈御史抢先一步用了......

    可恶,这就是第二名的悲哀吗!

    嘉靖皇帝问完了陈春,视线又转向严世蕃,同样开口问道:“你又是为何没有弹劾秦德威?”

    严世蕃很想重复一遍陈御史的论调,但他现在已经不能这样做了!

    第一看在别人眼里,肯定有毫无主见、鹦鹉学舌的嫌疑,甚至会被皇帝认为,是不想对皇帝说实话,所以才敷衍塞责。

    第二也就是最关键的原因,假如所有人都是陈御史那样的论调,那么岂不就说明,所有人都是顾及皇帝态度,而不是畏惧于秦德威的“威福”?

    所以,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表达出对秦德威的害怕!只有这样,才能在皇帝面前,突出秦德威的专横和霸道!

    当然,表达出对秦德威的畏惧,也会有很多副作用!比如说会被质疑,只因为畏惧秦德威,就顾不上尽职尽责、忠君爱国了?

    但皇帝在这里看着,严世蕃已经没有时间多想了!

    念及此处,严世蕃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奏对说:“臣畏惧遭受秦德威报复,故而没有弹劾。

    臣已经知罪,一时想错行差,只顾明哲保身,却忘了人臣本分,伏请陛下治罪!”

    为了防止别人挑刺,严世蕃很有急智的主动请罪,承认自己不该畏惧秦德威,堵上悠悠众口。

    在大部人眼里,严世蕃这已经是所能做到的最极致的表现了。

    就在此时,沉寂了半晌的秦德威突然开口道:“陛下!严世蕃这是谎言欺君!容臣拆穿之!”

    随后秦德威又对严世蕃质问道:“你乃是阁老之子,令尊又是当今唯一在阁的阁老,以你的身份怎么可能会畏惧我?分明是谎言!”

    严世蕃口才也是很顶尖的,当即就反问道:“阁老又如何?先前夏桂洲还是首辅呢!在皇上面前,都是臣子而已!”

    秦德威:“......”好有道理的一句话,竟然无法反驳。

    但秦德威也不是能轻易被堵住嘴的,当即又另行开辟了一条道路,“前日在刑部大门前,你义正词严的站出来呵斥我!

    如果你真对我又畏惧之心,又怎敢当众站出来指责我?所谓畏惧,分明就是嘴上说说,给皇上听而已!”

    前几天秦德威闯刑部的时候,遭到了书吏和官兵的阻拦,恰好被严世蕃碰见,还挨了严世蕃几番训斥。

    严世蕃立刻回应说:“正因为当日对你秦德威没有敬畏之心,才挨了你两记鞭打,难道还不许我长个记性?

    之后就畏你如虎,心怀恐惧,不敢稍有触犯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