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革弊兴利

    第八百一十章 革弊兴利 (第2/3页)

他大学士加起来的次数都多。

    由于没有对等官员可以接待,只能四个司的四名郎中、七名员外郎一起出迎,以人数表示礼遇。

    虽然秦中堂是客人,但身份太大,便坐上了主座。

    等众人见过礼,秦中堂环视一圈后,皱眉道:“为何少了一人?”

    工部有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司,也就有四个郎中八个员外郎,共计十二名郎官,但目前出现在这里的只有十一人。

    工部众官员无语,营缮司员外郎严某人为什么在家养伤,你秦中堂自己没点数吗?

    秦中堂大人大量,说了句后就不再纠结这些小事了,便说起今日来意:“想必尔等也都得知了,各部堂官都要交考成底册。

    但那些老爷们身居高位平常务虚比较多,关于实务方面的细节,只怕都要靠你们各司郎官来提供。

    故而本官就先来听听,你们大致都汇编了些甚么,都要向长官们提供些什么?”

    工部众人面面相觑,你秦中堂就算想管考成法这摊事,可介入的也太早了吧?

    难道各司向尚书、侍郎们提供点内部工作资料,还需要你秦中堂来先过问一遍?

    即便是大学士向外朝伸手,也没有伸的如此长的!这样何止是预机务,简直比预机务还预机务!

    面对别人的疑虑,秦中堂没有生气,既和蔼可亲又义正词严的解释说:“诸位不要误会,并非是我秦某人多管闲事。

    实在是担心各位部堂上交的考成底册不合格,若又被我秉公退回来,脸上就不好看了!

    所以我就想着过来现场指导,让你们工部不至于白准备底册!”

    常言道,官大一级压死人,更别说秦中堂比郎官不知道大了多少级,中间至少隔着尚书和侍郎。

    所以工部众郎官无可奈何,只能被逼着向秦中堂汇报工作。

    其实如果从编考成底册的角度来看,工部这边相对比较容易的。

    因为工部很多工作,比如工程土木、器具制造等事项,传统上就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完整的数据统计,改个格式就可以照搬进底册了。

    但秦德威听完了各司的工作汇报后,点评说:“都是墨守成规的事务,毫无新意!如果只是这些,那换个九品小吏都能来做,又何必需要你们!”

    工部官员问道:“如何有新意,还请中堂示下!”

    秦德威便道:“我执政的主意就四个字,革弊兴利!你们工部事务的弊端,诸位难道就视而不见?”

    工部众人闻言齐齐惊诧,弊端不弊端的无所谓,这么多年也过来了,主要是秦德威说自己执政比较让人吃惊。

    执政这个词,现在一般是指严阁老的,以表明严阁老压过翟首辅的权势,而秦中堂今日竟然也自称执政?

    秦德威仿佛猜到众人的心思,主动解释了一句:“诸君不要误会什么,严阁老那个执政是名词,而我刚才说的执政是一个动词,表示本官目前正主持政务!”

    随后秦中堂就又开口道:“就说京城的匠户,比起百年前,数目为何十不存一?别只会说因为工匠逃亡的太多,那深层原因就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京城匠户越来越少,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工部官员们也不觉得秦中堂提出这些有什么特别。

    但随即又听到秦中堂转而继续说:“但外省却相反,天下平日久,各省匠籍繁衍生息,其实人数一直都在增长,但朝廷依然按照户数来征役!

    这就导致匠籍人数在增长,但官府得利却没有什么变化!

    为您提供大神随轻风去的《大明小学生》最快更新,!

    第八百一十章 革弊兴利免费阅读:,!

    『』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也就是说,匠籍人口大幅度增长却毫无用处,白白增长了,这样合理吗?”

    这个问题,很多工部官员也是第一次听说。

    秦德威总结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问题就是这么个问题,你们还想视而不见?

    我刚才说了,如今天象示警,我们必须要革弊兴利!匠户问题就是你们工部目前最大的弊端,你们应该仔细想想,到底怎么改!”

    有人壮着胆子质疑说:“就算写进考成法底层,一年之内,也肯定难以有所改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