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阿尔法最初印象

    第十一章: 阿尔法最初印象 (第2/3页)

楼梯间,也就是我们地球上的观光电梯。人们在上下楼时,可以观看外面的景色,因此不会感到无聊或憋闷。这些建筑物,宏伟,壮观,漂亮……不管用什么赞美之词来形容都不过分。

    车队进入城市,早就有警察组成散兵线隔离出一条安全通道。通道两侧的车道上,停满各种怪模怪样的车辆;人行道则站满了驻足观看的人们;建筑物的窗口、阳台、屋顶露台上,到处都挤满了米粒般的人。我看到他们当中许多人手里拿着望远镜之类的东西,架在鼻梁上,向我们眺望。原先一直在车队上空飞行的那些人,现在则纷纷落到自家的阳台或屋顶上,他们的大喊大叫又引来更多的人,从社区里,从楼间的小路上,从商店和地下过街通道里,从理发师的铺子或是美容院的店堂里,蜂拥到大街上。我敢说,如果不是法律严格禁止在市区使用单人飞行器的话,那么,天空也会布满乌云般的人群。

    全城倾巢出动,所有的人都跑出来观看。人们激动地跳跃、奔跑、呼喊、挥动手臂,那情景真是惊心动魄。已有媒体告诉他们,我这个“外星人”就在拖车上的透明罩子里,所以,当我经过时,人群像潮浪一样向前拥。那些看清了我与雪丽的人,又蹦又跳,还扬起脸儿,把手背搁在额头上,以此表达他们的满足和喜悦。有好几次,人群挤到了车轮边,眼看就要发生惨祸;满头大汗的警察,用尽全身解数,甚至挥起警棍向人群猛击;有几回不得不向天空鸣枪警告,才将人群挡了回去。车队两侧,有不少胳膊上戴着红袖章的人(巴姆蒂萝小姐说是些民间媒体的记者)扛着一种很像是地球上的摄像机的仪器跑来跑去,总是把镜头对准我和雪丽。有两个不要命的家伙,身子灵巧,动作敏捷,居然跳上拖车一侧的檐板,将话筒对着我,大喊:“请讲几句地球语吧。”企图向我采访。一群惊慌失措的警察立刻扑上前来,将他俩四脚朝天拖下来带走,并引起了一场小小的斗殴。

    佩里城的规模特别大;整个城市就是一片建筑物的丛林,居民多得难以想象,而且发出一种“嗡嗡”声,很像是一个巨大的蜂房。在车队穿城而过的四个来小时里,到处都是这种极其热烈、极其喧闹、极其混乱的场面,弄得我眼花缭乱,头昏脑涨。要理解《探索者》号带着两个地球动物平安返回阿尔法这件事的意义和它所造成的轰动,只要看看这种场面就足够了。

    不知什么时候,后面政府官员的车辆不见了,不久,宇航员们乘坐的车也和我们分道扬镳。在路上行驶的,只剩下我乘坐的拖车和少数尾随的警察。现在,我们终于穿过市区,开进城市另一侧的一条僻静的林荫道,道路两边站立着持棒的军警,差不多是十来米一个。不一会儿,前面出现了一堵带有拱形门洞的城墙,那城墙不很高大,但却很像是中国的长城。后来我才知道,这一段城墙就是专门为我建造的。车子开进门洞,又继续行驶了几十米就停了下来。

    已经有十来个阿尔法生物学家在此等候。大玻璃罩的门自动滑开,巴姆蒂萝小姐拉着我的手,从一架带扶手的活动阶梯走下车。

    “到家了,我的朋友。”巴姆蒂萝小姐长长吁了一口气,说道。

    是的,这里就是我的新家,我客居阿尔法星球的栖身之所。

    原来,阿尔法政府早就收到了我这个“外星人”有关情况的报告,报告中特别指出我是地球上最高级生物的代表,又详细说明了我这种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必需的生存环境。这份由奥尔洛夫教授起草、朗姆博士签发的报告,在末尾要求立即着手在阿尔法为我建造一个窝儿,并附上了由玛尔拉女工程师和沙欧医生共同设计的图纸。

    这对于阿尔法这样一个科技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来说,自然是小事一桩;然而意义却十分重大。于是,经议会批准,由政府出资,在首都近郊的佩里动物园旁一块林间空地上为我建造了专门的住所。巴姆蒂萝小姐和一位年轻的阿尔法工程师陪同我,里里外外将这处住所查看了一番。这是一幢建筑面积约一百五十多平方米的砖红色小房子,看来是用混凝土一类的材料整体浇铸而成的;矩形的窗子,矩形的门,坡屋面。室内地坪高出自然地面约一米。台阶是用一块完整的石料雕凿出来的。外墙厚度有四十厘米。房间净高近三米。内墙和天棚是白色的,地面铺着粉红色方砖。的确很像地球上的住宅。

    这所房子对我这样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来说,真是再奢侈不过了。它有一套带卫生间的卧室,一间书房,一间摆放着靠背椅和长桌子的会客室,一间餐室和一间备用的空房子。每个房间都有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这样的一套房子,在我曾经生活的那个国度里,一名大学教授也未必住的起呢。看来,建筑师们格外注重我的居住环境: 他们在各个房间里都安装了监测气温、气压、气体成份、湿度、有机粒子含量、无机粒子含量、光照度等等的测量探头。观测数据会自动记录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