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一段有味道的历史

    第419章 一段有味道的历史 (第2/3页)

过《壹十三》的首映,但是来到戛纳后才发现事情不是那么容易。

    做为开幕的热门影片,《壹十三》的首映票早就被抢购一空,只能托人找黄牛高价拿票。

    而且黄牛看他是亚洲面孔,还特意加价20%。

    “这个该死的老黑!”王超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不得不自掏腰包。

    谁叫他在网上已经吹过牛皮,会在第一时间将观影的感受奉上。

    好不容易挤进首映礼现场,位置在角落不说,身旁的老外狐臭味还特重。

    不过这一切等到电影开始,王超就觉得物有所值,在电影院里这种史诗大片的冲击感,才越发的明显。

    开场五分钟的战争场面,王超可以打九分,扣掉的一分则是因为画面过于晦暗,让他有些生理不适。

    但纵横沙场的汉军还是让他大呼过瘾,忍不住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但似乎剧情的发展,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啊,这是怎么回事?”

    为了看这部电影,王超是提前做过功课,他明白历史上东汉军队是处于不利的局面,这会是一场恶仗。

    哪怕开场的酣畅淋漓,也没能改变他的想法,他赌接下来会是沉闷的前奏,或许还会穿插着说教,只为最后的战争做铺垫。

    如果能够一路畅通的打下去,对历史改动的太大,那就算不上战争史诗片。

    所以王超在期待的是,董熹怎么处理这个中间的过度,是展示汉军优秀的军纪,还是突出野蛮匈奴的血腥?

    如何让观众明白,尤其是没啥代入感的外国观众明白,谁才是正义的一方。

    但王超没有料到,他的判断是如此的离谱,随着一众个性鲜明的男演员登场,刚开场塑造的紧张气氛开始缓和。

    倒不是说突然变喜剧,而是朝着黑色幽默的方向靠拢。

    尤其是,随着姜闻扮演的匈奴王登场,那排面与气场,衬托的董熹等人好似“土八路”。

    “没错!”王超突然眼前一亮,他似乎有些明白董熹的隐喻。

    姜闻手捧兵书,嘴里唱着楚辞,身上穿着绫罗绸缎,甚至连手下的侍卫也是一副模仿汉人的打扮。

    这不正是学着汉家文化,然后入侵的小鬼子嘛~

    满腹的仁义道德,实则心怀鬼胎。

    一边劝降着守在城中的董熹,一边派人截断城内唯一的水源。

    七月份的西域正是燥热难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