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豆腐西施

    第三十三章豆腐西施 (第2/3页)

打着圈子,让推着犁着,改成了一个个同心的、一层层的、等高的梯田。

    此后,老少爷儿们串门时唠的话题,也由开始的35岁老爸与儿子一起上学时的将发生的尴尬、45岁上还要读书识字的艰难以及配老花镜时会引起的晕眩,转而为悬臂旋转喷淋机浇庄稼的快捷、竹节草的葱绿、窄轨小电动火车运送蚯蚓、牧草的轻巧和由其带来的蚯蚓的腥咸味、牧草的清香味。

    选定前张村为项目的首期实施地,是听取了五院长“应尽力选宗族势力强、姓氏集中的自然村”的建议。

    再前张村,张永全不是全村年事最高的,可是谁让他辈份最大呢。七旬的老头子,一身精瘦轻快,手脚利落。一家儿女孝顺,媳婿乖巧。每日里,就好走街串巷,倒是听的多,说的少。但他这个族长说了,就是一个掷地有声,那是算个话的。村里过礼时,一圈子打下来,全村人都要先拜了他。也难得,老人家一双小眼透着精明。村头的宗祠依着合同不准拆,正月十五的社火,依然是静静的。老祖宗的牌位当然似的受着各家各户轮派的香火。

    然而,随着项目的进行,头一批的鸭子成熟了,鹅、兔成熟了,畜禽加工场开工了,冷冻仓库启用了,村头的谷场上,各户为了争占停车场好收个停车费,有了吵骂推搡。馊点子湖公司的老总阙天伦也找上来告状,说有小伙子旷课上谷场,学着交警,比着手势调度着车子挣钱。族长全老爷子,不得不时常升堂挂帐,招呼了各支各房的长老,定下个章程,论个长短。祠堂常是早上聚了人,晚上又聚了人。聚得快,散得也快,和风细雨,少言快决。定调的总是全老爷子,人家是族长。掐算的总是张宗矩,那是村里的小诸葛儿。决定的方法,也总是“抓阄”。让全老爷子认定谁个是犯了错了的,小诸葛儿那头舔着个小铅笔头子,在小本本上记了名字,下次村里有好事,你那房人摆个最后!再有重犯了,下次的好事干脆就没有你的份了。“这是老张家的祖宗规矩”。

    阙天伦把个总秘大阿香像个尾巴似的,向左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