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二章 忠心耿耿

    第一零八二章 忠心耿耿 (第2/3页)

影再次来袭。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啊。”

    “相公记得清楚。”

    现在王言上了台,自然也是要兴学的,要进行教育改革。此前他便想过,他的学说推广,只差官方承认。现在他是主管教育的,这还不承认?

    其实这是很没必要的事,毕竟王言都交权回京了,却还要让他现场再说一遍。

    对此,王言早有准备,并且持无所谓的态度。

    王言伸出了手,揪着欧阳发的脸,扯起了脸皮:“脸皮还是那么厚。”

    破案了,赵祯的身体所以不好,就是精神太好了,收复了幽云十六州,比车神牛逼,比真宗牛逼,他感觉皇帝已经做到头了,文治武功什么都不差,就差个儿子。所以相比起以前,还要更加的努力奋斗,身体能好才见鬼了。

    “臣与大将军只是医患关系,未曾说过太多话。与汝南郡王倒是颇有渊源,不过并未牵连过多,有些生意往来,年节互送一些礼物,交往的信都是大将军的身体情况。臣恪守本分,不敢妄议储事。臣还是给官家看看身子,再开些药调理调理。诸相公皆实心用事,官家不必过多操持国事,好生修身养神才是正理。”

    “谢相公挂念,真没有。如今我大宋正在裁军,小人仍旧留在军中,已是不易。”

    “那是王府,臣如何能受?且在外呆的久了,臣喜欢热闹些,比之皇城,臣还是更喜外城。再者,官家是清楚的,臣家里还有些营生,不缺钱财。倒是官家手里的宅子不多,还是留给其他大臣吧。臣知道官家真心爱护臣,臣亦对我大宋忠心耿耿,如此便是了。”

    就是相熟的人们总是比较关心他的态度,这实在是实力的一种表现,毕竟没有人怀疑他的造反能不能给大宋带来巨大的伤害,这就是明证。

    门口有着禁军士卒站岗,本来漫不经心呢,看到溜达过来的王言赶紧的擦了擦眼睛,立正了身体。

    “如今呢?”

    王言含笑点头:“学生是没办法掺合的,官家待我不薄,与大将军亦有渊源。且学生不受待见,树敌太多,还是老老实实在国子监的好。”

    “昔秦皇汉武等前朝历代帝王,皆有问求长生之举。朕听闻王卿糜费甚巨,在江南造了七八艘老大海船出海,坊间传说王卿欲出海寻长生?”

    “就是不怨,朕赏赐的宅子缘何不受?”

    王言知道,赵祯要的就是这些话,要的就是他的态度。对此,他是问心无愧的,毕竟他是真的大宋忠臣,是真的一心一意为了大宋努力奋斗的。至于改革之事,他都是可以影响的,慢一些就慢一些,不打紧。而出海远洋,寻找土豆、地瓜之类的种子,这些花费他自己就可以负担的起,他是真的有钱。

    “好师兄,我可要急了嗷……”

    “小时候肉嘟嘟的,现在可没有那时候的好手感了。”说话间,王言又用力掐了一下,这才松了手。

    欧阳修了然,怅然一叹:“朝中近来已有储事之议,包拯、韩琦、富弼皆有言语,官家不喜,已半月不朝。”

    大宋有过三次兴学,一为范仲淹主政之时,但是众所周知的夭折,不过他的教育之法却是受到了认同的。二为熙宁王安石变法之时,也因为被贬夭折。三则是蔡京当权之时,这个倒是落实下来了,但蔡京是个什么选手,那也是众所周知的。

    王言当然明白欧阳修的意思,所以嘴上说着话,面上却是摇了摇头。

    王言与欧阳修聊的很多,晚上也没有回去,就在欧阳家里吃的饭。久别后的再遇,总是那么令人愉快。

    “若是自今日戒色,延年益寿。”

    “老师,多年不见,风采依旧啊。好师弟,怎地如此清瘦?”

    并且就在去年,船队已经出海。船厂里也还在继续造着更好的海船,也还是在培养着出海的人员。所以对于坐上皇位,他是真的一点儿不急迫。

    到他如今这个地位,不是现任中枢,或是过往中枢去职,不是挂个殿学士之类的官员,是没资格跟他平等对话的。而且他战绩在那摆着呢,真有人敢跟他找麻烦,他也是要佩服其人勇气的。敢于找死的人,真的不多见。要么真是骨头硬不怕死,要么是真蠢。

    王言对着在座的一帮子大佬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