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九章 权知开封府事

    第一零八九章 权知开封府事 (第3/3页)

决定……

    王·推忠佐运功臣·银青光禄大夫·刑部尚书·权知开封府事·端明殿学士·监修国史·上护军·广陵县开国侯·食邑两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言一身的紫色官袍,跪在地上,望着高坐皇位的赵曙。

    「臣,王言,叩谢陛下,臣必不负陛下厚望,恪尽职守,实心用事,全心全意为我大宋富强奋斗终生!」

    「王卿平身,朕知王卿能力卓群,我大宋京师交予王卿手中,定能海晏河清。」

    「谢陛下!」

    赵曙挥了挥手:「韩相。」

    王言后退着回到了队伍中站好,韩琦出场,主持了这一场平平常常又不平常的大朝会。

    因为没甚大事,国泰民安,也有大事,王言受重用了,这是最糟糕的消息。压制了整整十余年,王言终究还是走上了权力中枢。

    开封府是国都所在,地位十分重要,很多政令都是要由开封府配合执行。是有资格参与中枢议事,决定国家政策的。

    而一般而言,权知开封府事这个职位,算是大臣的过渡,一两年之内就要真正的进入中枢。或为正副文相,或为正副武相,或为正副计相,全看实际情况,以及皇帝需要。到了这个地步,王言距离宰执天下,真正是只有一步之遥。

    散了大朝会,王言随着韩琦等人一起溜溜达达的往政事堂过去开小会。

    「子言啊,你可是如愿以偿了。」欧阳修背着手,看着身边一样晃悠悠的王言,语气相当复杂。

    「老师,前事不明,言之过早。就是当了宰相,又不是长久为相,文公可是都三拜三走了。如今重任在肩,学生是如履薄冰啊。」

    「如履薄冰就好!」走在前边的韩琦回过了头,「怕就怕你王子言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韩公说笑了,下官自入仕至今,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就怕出了甚么差错,难以收场。如今执掌开封府,自然更是小心翼翼。」

    「休要诓骗老夫,天下谁不知你王子言胆大包天。」韩琦背着手,也不看王言,「现在人都在,说说吧,你要如何治理开封府?」

    「不过练兵、清田、查人、收商税,整饬不法,没甚么新意。」

    「王子言,老夫要提醒你一句,这是开封府!」

    「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开封府更要守我大宋法度!韩公以为呢?」

    「哼!」韩琦拂袖而去。…。。

    「你啊……」欧阳修苦笑着摇头。

    「学生自行我道!」

    气氛并不愉快,因为王言一点儿面子都没给当朝宰相。并不是说改革派的宰相,就要支持改革。因为谁也不敢支持王言,他的手段人尽皆知,根本不留丝毫余地。

    韩琦为什么当众跟王言来这一出?不过是划清界限而已。

    赵曙为什么不同意欧阳修自请出京避嫌?因为还要靠着师生情谊,羁绊一下王言,高层

    次对话的时候,有一个缓冲。

    人生第一次以大臣的身份,参与决定王朝政策的高层会议,王言的会议体验并不理想。

    因为没人跟他说太多的话,也没人要他做什么事。他只是坐在最末席,喝着茶水,吃着宫廷糕点,一直到会议完结。

    此次会议没什么不寻常,议了几个重要位置的人事问题,决定了几项工程的拨款,又聊了一下大理、岭南、交趾那边的情况,说了各地的局势,讨论了一下边将的人事以及后勤问题,又说了一下赵祯的后事等等。一上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

    王言感觉,糕点的味道还不错,政事堂这边都是御厨,这帮人的水平是在线的。

    至于其他的感想,参与过了这一次会议,他便决定以后无召不来,实在没什么意思。因为大家没怎么讨论改革的事情,似乎是因为他的到来,改革派就剩他一个了,其他人都成了保守派……

    他没有在政事堂蹭饭,而是去到了军巡院的总衙,这边的伙食仍旧保持着水准。

    他要开始治理开封府了,那么自然就要找老班底做事。手上有力量,那就要用到,省的还要跟手下的官员勾心斗角。如今巡院在手,谁不服就办谁……

    实际上,在赵曙争取让他上位的时候,他的治理就已经开始了。

    朝中的风波在开封府传扬,开封府的治安一下就好了许多,巡院衙门也开始了发力。可抓可不抓的全抓,可判可不判的全判。老领导真正的回来了,他们要表现表现。这一度导致了汴京中的青楼楚官的营业额暴跌,街面上厮混的闲汉更是几乎绝迹。

    与此同时,常平仓的粮食开始填满,各部门的账房玩命的平账,商户开始主动的邀请衙门里的官吏去查账缴税,大地主隐匿的田地、人口,也十分给面子的多登记了许多。

    在赵祯驾崩后的一个月的时间中,如果统计一下的话,开封府各项数据,是全面向好的,甚至可以用飙升来形容。

    这就是王言有了权力的威慑力……

    以前他虽在京中,但是权力范围只在教育方面。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守规矩的人,纵然越权也不会越太多。现在他权知开封府事,那么开封府的一切,除了皇城以内,全都是他的权力范围,人们自然要害怕了。

    王言做巡使的时候,都已经是将汴京搅了个天翻地覆,送走了宰相,也送走了许多的大户、权贵。现在他的权力更大,不再局限于刑断狱讼,那还得了?

    所以他们在行动,他们寄希望于,他们的懂事儿可以让王言也懂事儿,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们的苦难才刚刚开始。咬咬牙扔出来两块骨头,就想让他王某人偃旗息鼓?那如何能行。该是他的,一分不能少。不是他的,他多一钱也不要。

    他可是有坚持的人……

    日常感谢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39314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