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三章 日常

    第一零九三章 日常 (第2/3页)

没有任何一个合作伙伴。

    这些事就是小意思了,王言才不怕制裁呢。哪怕什么都禁止,强身丸不是也在世界范围内热销呢么,并且越来越热,销量快速攀升。强身丸的销售,洋鬼子挡不住。有钱的从官网买,等着跨越大洋的洲际快递,钱不是那么充足但还想吃,就想方设法的购买走私货。

    现在走私业务都已经成熟起来了,强身丸真正出头,才不到一年的时间,销往各个国家的路线就已经完善起来。国内的收购网络,也已经形成了规模。

    甚至听说有人拿面粉兑药材搓成丸,拿出去糊弄洋鬼子,这种事儿还不是个例……

    如此说说笑笑的聊了半个多小时,赵阜带着那个年轻人离开,王言家里又是回复了之前的样子,又闹又静。

    等到卫岚再出来的时候,就看到王言在那里拿着一个十分简陋的镜头,正在弄着相机对着两个孩子还有阿猫阿狗一顿的拍拍拍。

    搞科研的这帮人,考虑的还是很周全的,不仅弄来了镜头,还给配了个相机,因为相机接口不同,镜头也没办法直接拧上就拍。

    倒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普通的全画幅相机,几千块,还是新买的。

    “这就是你说的光学项目组那边的成果?”卫岚凑近了看着简陋的镜头,怀疑的问道,“能行吗?”

    “人家能给我送过来,肯定是行的,他们知道我懂摄影,要不然也不会给我寄这种原型。而是直接派人过来给我开课,教我如何分辨镜头素质的好坏,这支镜头的优势又在哪里。”

    说话的时间,王言就咔嚓咔嚓的给卫岚照了好几张。卫岚还十分配合的蹲在两个孩子中间,开心的比手势。

    眼看着王言照完就走,到了旁边往电脑里传照片。

    她跟着过去,在一边看,说道:“光生产镜头不赚钱吧?得有自己的相机,全生态才行的吧?”

    以前想当宠物博主多赚钱,卫岚是研究过各种的拍摄设备的,对于相机很有一些概念。

    到底是大老板了,卫岚并不清楚镜头的收入有多少钱,但是她知道这并不是大众化的产品,收益肯定有限。而站在公司老板的角度上,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全生态的开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才值得做一做。

    但实际上,卖镜头的收入其实还是可以的。若是做全了焦段,根据畅销的相机品牌做卡口,一年还是可以赚上几个亿的。不过这一点营收,对于集团来说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王言摆弄着电脑,放大着图片,观察着各种细节,判断着这一支偶然产物的镜头的优劣。

    他笑着说道:“赚不赚钱都得做,咱们要把技术掌握到。而且应用的范围还是很多的,工业镜头、还有卫星上的镜头等等,这些咱们都有需要。而且也有手机的项目,这些技术在手机摄影上也是可以应用的。现在既然出了成果,把这个项目拉出去,专门成立一家影像公司,也是可以的嘛。

    卖相机是副产品,赚钱也是以亿计的。这些钱砸进科研里,资金就相当宽裕了,属于是白赚的钱。还能再提供不少的工作岗位,这是咱们大企业的担当吗。”

    “觉悟就是高。”卫岚比着大拇指,“那我这就安排下去?”

    “成立一家龙腾影像,把这个项目组划过去……”王言点了点头,直接开始安排任务了。

    “好,我知道了,这就让人去办。对了,不是还有显示器呢么?不是说也出成果了?这个卖的比镜头好,要不也成立一家公司?”

    “都会抢答了。昨天就报上来了,说是走了对的路,实现了弯道超车,超过了……”

    为什么走了对的路呢?当然是他无意中的那么几句关键的话,搞研究的专家又恰好领悟了去。若是没领悟怎么办?那就再无意中说几句便是。

    不过这些东西现在还是处于实验室阶段,想要真正的生产出质量可靠的成品,还是要一段时间的。

    但是优势是在那的,拿出去都是很能打的东西。

    比如现在王言手里的这一枚手搓的镜头,画质是顶级的,最重要的是,它的重量很轻。众所周知,镜头素质越好,镜头越重,都是金属的材料,为广大的爱好者戏称健身器材。

    但是这一支的镜头,做到了表现更好的镜头素质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重量。真的生产成品,肯定是不如金属材质的更有质感,拿在手里更能感受到钱的重量,但是更轻便,素质更好却也是真的。

    总归是要往轻便上去发展的。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人,王言表示没关系,他从来是尊重消费者的。他可以给出选择,开通定制服务。只要钱给够,让人手搓黄金镜头也不是不行。

    不过这些就不是王言这个老板操心的了,到时候的影像公司的总经理,自然会丰富产品线,针对性的推出各种的产品。

    卫岚去安排人开公司了,王言也跟这个项目组的人视频会议聊了一下,安排好了接下来的事情。

    这边跟镜头的聊完,他又转而跟真正研究影像系统的项目组联络了一番。现在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