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尉迟夺槊拳

    第53章 尉迟夺槊拳 (第2/3页)

数破解。

    这些手持兵器的弟子偷袭未中、便散开队形,将尉迟真人围在一个圆圈里,沉稳攻势从四面八方不断袭来。每一个弟子都拼尽全力,全然不似一次演示,竟有些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意味。

    尉迟真人便如吃饭喝水一般,对此情此景早已习以为常。只见他双掌变钩,臂若无骨,全没了方才打桩时的刚猛。又如两条蟒蛇一般,对袭来的兵器或叼、或缠、或甩、或弹,全部挡在身体之外。甚至还能借为己用,以此之矛、攻彼之刀,自己从中周旋,竟还游刃有余!一时间“笃、笃、当、当”的声音连续响起,却如鼓乐丝竹一般好听。

    如此演练了约半炷香功夫,有些道童体力不济,已经喘开粗气。尉迟真人才双袖同挥,将最后一波攻势打开,轻轻跃起一丈多高,跳出围攻的圈子来。众弟子也收了兵器,一起向他行过礼,才在一旁站好。

    公孙真人笑着走上前去:“尉迟道兄实是艺高人胆大,这刀林剑丛里往来穿梭的本领,怕是与祖上相较,也是不遑多让了。只是拳法归拳法,便没什么相辅的行功之法么?”

    尉迟真人神采奕奕,笑道:“自然是有。十余年前,我与一众道友赴白马寺作佛道之辩。那边僧人虽说平日看来,谦和似懦,但于经义一道,却精熟无比。我们几个老道,穷尽黄老之义,竟辩不过一个年轻僧侣。于是有道友提出以武辩道,我道门擅武艺者着颇多,与那边武僧切磋了几轮,终于占了上风。那些老僧倒也不恼怒,却拿出一本叫做《摩诃婆罗瑜伽》的经折,说外练功夫如灯身,观想之术为灯芯,两相结合,方得证果。释门无私藏,原凭缘法度与我等。”

    公孙真人也是诧异:“以布施度人,这老僧倒是高明。你等若不肯接,便是倨傲无礼之态,于礼节上有亏。若是接了,便是承迎释门修习之法,等于是低头了。那么最后如何呢?”

    尉迟真人却是苦笑:“当时在场的许多老僧皆微笑不言,竟对此事一副置身事外、作壁上观的态度,着实令人恼怒。我便自作主张,上去将那《摩诃婆罗瑜伽》接过,给那老僧抱拳行礼,便以江湖之仪受了他这恩惠。待转过身来,却发现同道中人皆是不屑,尔后在道门之中,我便有了这‘假道真禅’的诨号了。”

    公孙真人闻之解颐:“这事我却不知了。只是一直以为尉迟道兄触类旁通、学融三教,却原来有这么一番苦衷在里头。”

    尉迟真人无奈笑笑:“都是故事了。倒是那《摩诃婆罗瑜伽》却颇有些意思,里面没有几句经文,全是些冥寂观想、抻骨柔筋的图案。我便取来练了一些,反而将家传的‘夺槊拳’,发挥出许多意料之外的威势。那时我才渐渐明白,内外兼修是怎样的一条通途,便也觉得金丹成仙、实在虚无缥缈。不由自主地,就想起当年玄同老弟‘练气锻体’的倡议来。”

    公孙真人也想到当年之事,笑意更浓:“当年同尉迟道兄一见如故,虽然道见不同,却只是君子之争。便是武艺这门,同样是家传的艺业,尉迟道兄这行功之法,才算得上是奇遇。”

    尉迟真人便不再赘言,从怀里掏出一份经折道:“这便是那《摩诃婆罗瑜伽》,愚兄闲时手绘。画工粗浅,却也是照模照样,可供玄同老弟这些弟子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