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转折点

    第十八章:转折点 (第2/3页)

们聚集在一起,才有那么两三百个进士名额。”

    “即使你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中层官员,你以为你就可以一展所学了?没有的事儿!你还要面临党争!东林党、齐党、浙党的争端、北人南人之争、晋商、盐商之争,每天都有数不尽的斗争等着你。”

    “至于考不中进士,举人老爷们的前途最多止步于县令。当县令还不如早早的投身某个门派,成为真传弟子,往长老、掌教的位置奋斗呢。”

    “所以这也是老夫拒绝科举的原因,以老夫的资质、悟性,若是一心一意的科举,考进士是迟早的,但是这要花费老夫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呢?”

    “五年?”

    “十年?”

    “二十年?”

    “看来你们也发现问题所在了,玄门除了普通的知识之外,还有超凡知识,谁不想超凡脱俗?谁不想长生不死?”

    “实话实说,老夫来到这大明朝,主要目的是学习此界的知识,其次是学习此界的武功,成就超凡。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顺带着造福万民,那就更好了。”

    “有这考进士的二十年时间,老夫有足够的信心,混成一派掌门。”

    “大家不要以为一派掌门不算什么,也不要以为所谓的一派掌门,不过是几十个、几百个游侠儿的首领。”

    “以华山派为例,华山派乃是关中之地士绅们的代表。华山派的外门弟子们,大都来自关中之地的地主豪强。包括地主家的儿子、秀才家的儿子、举人老爷的儿子。”

    “至于进士,实话实说,北方的进士普遍少于南方,关中之地的进士更是少之又少,每三年下来,运气不好的时候,往往都只是个位数。所以即使是那些进士老爷,也往往会将家里没有读书资质的儿子,送到华山派去学习一两门武功。”

    “也就是说,华山派的手里,掌握着一条遍布整个关中之地的人脉关系,通过这些人脉,华山派的生意多种多样。比如,他们是陕甘之地最大的走私头子,他们走私铁器、布匹、丝绸、盐、茶到蒙古草原,老夫手里没有太过详细的资料,但光是这一项,每年的收入就是十万两银子起步的利润!”

    “除此之外,整个关中之地的大小地方门派,背后多多少少都和华山派有关系,要么祖上是华山派的弟子开创的,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