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二十三章: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2/3页)

少呢?就算是十斤,也就才五千万两银子啊?”李逵摸着脑袋,大大咧咧的道。

    虽然他没钱,可是他长见识了啊!

    经过了墨子的一百亿两,儒家的六十亿两,道家的二百亿两之后,李逵觉得,几千万两、几亿两什么的,好像算不上很有钱了。

    咦?我的兜里连一万两都没有,我是怎么做到直接看不上几千万两的?我飘了!

    “熊学士可不是一般人,我猜啊,这一次熊学士应该是发明了人工提取太阳真火、太阴真水的法子,说不定,每月都能制造十斤出来!”宋江拍了拍李逵的脑袋,然后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李清照微微一笑:“就像宋先生说的这样,师父确实发现了人工制造二者的法子,如今实验室里的储量是一吨太阳真火,一吨太阴真水……”

    “什么?”

    “多少?”

    “嘿嘿,不愧是易安居士,估计是看我们现场气氛太过紧张,所以就开了个玩笑,这玩意儿,以往用的时候,都是论丝(毫克)论缕(克)的,如今竟然直接论吨了,这怎么可能嘛?一定是开玩笑的!”

    “对,一定是开玩笑的,易安居士你真幽默!”

    哎

    李清照叹息一声,便挥了挥袖子,紧接着便有一头三足金乌,一头太阴玉兔蹦蹦跳跳的钻了出来。

    “这是太阳真火化形?这得多少啊?这就是一吨太阳真火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吗?”

    “我感觉我要是吃了它,我的肉身能直接达到当世最强!我的肉身一直在告诉我,吃了它!吃了它!吃了它!”

    “醒醒!醒醒!你消化不了,以你的体格,给你几缕(克),你可以完美吸收,给你一斤,你顶多消化一半,剩下的一半都会浪费,给你一吨,你会被太阳真火烧死,成为它的养分。”

    “此外,在原材料足够的前提下,每月最多可以生产一百斤太阳真火,一百斤太阴真水。”

    听到这里,吕不韦长叹一声,一开始的时候,他以为少府的全部资产和所有信誉加在一起,能占据三成多,甚至是四成,当时他还在想要不要多让出一些股份来。

    当墨子站起来又坐下去的时候,他发现,三成多已经不可能了,最后能保住两成股份,就是谢天谢地了。

    可是,当天衍这个打土豪站出来之后,吕不韦的心就猛的沉了一下,他觉得,说不定连两成都保不住了。

    而当李清照坐下之后,他发现,少府可能真的占据不了两成了。

    或许是被熊岩等人的财富给惊到了,那些宗派们直接连祖传的福地都拿出来了,你咬着牙多拿一点,他咬着牙多拿一点。

    最终,当所有的财富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竟然达到了两千亿两这个极其惊人的数字。

    “这么多物资和钱,是吕某之前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所以,吕某现在要做的,是迅速制定一个计划,一个专门花钱的计划!”

    “两千亿两的货币,不能一次性放出去,那样会颠覆市场。至于分多少批次,分别投入在哪个方面,具体到每一个百万怎么花,都必须有计划的来,而不是一窝蜂的投入到市场之中。”

    “接下来,吕某将会组织人手,制定花钱计划,诸位道友可以继续讨论,也可以留在这里,审查吕某制定出来的计划。”

    “且慢!”墨子忽然站了起来。

    “诸君,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一些东西?”

    “哦?我们忘了什么?”一直在划水摸鱼的熊岩,立刻就精神起来了。

    “诸君觉得,文官们,能容忍这么一个宋联储的存在吗?诸君有信心,让那些文官从此以后都不在打宋联储的主意吗?”

    “想要真正的让宋联储从纸面上走到现实中,文官这个不稳定因素,就必须处理掉!要么改造他们,要么让他们消失。”说着,墨子就握了握拳头。

    “咦?可是,地方上的,不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吗?”熊岩装作萌新,一脸天真的道。

    “熊岩道友你被文官欺骗了,这京城才是他们的大本营,开封府三百万人口,至少有三十万和文官群体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文官出身的风劫真人,光是开封府里面的,就不低于一百位。虽然他们大都不善战斗,但数目多起来之后,也不容小觑。”

    “这些文官,让他们做实事或许不是很擅长,可是让他们玩弄阴谋诡计搞破坏,那可是一个比一个擅长,一个比一个厉害!”

    “鄙人有一个建议,我们此刻就开始清洗开封府内的文官,询问他们是否支持宋联储的成立,询问他们,是否支持宋联储股东大会对朝政的问询!”

    听到这里,熊岩连连点头:“对啊,我们这些宋联储的股东,可都是大宋朝真正的人才,我们这么多人才聚集在一起,光是审查吕少府的花钱计划,实在是大材小用了,有浪费人才之嫌。”

    “所以,我们多花些功夫,多花些时间,审查一下两府三司是否合格,审查一下他们明年的计划,看看这计划是否靠谱,也不难理解吧?诸位道友怎么看?”

    说到这里,熊岩就开始点名了:“孔丘先生,你觉得我们这些人,有资格审查两府三司的具体行为,相关计划吗?”

    “你问我支持不支持,我当然是支持的了!”说着,孔子就捋了捋胡子,开始长篇大论。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不是文官的天下,而是全天下人的天下,所以,让我们这些人来监督文官,审查文官的行为适合合理,督促他们,让他们良性发展,丘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

    “此举可以让天下各个阶层的人,全都参与朝廷治理,这样就可以增强各个阶层,不同身份对朝廷的认可。就像我们这些股东,有的是大派掌教(墨子)、有的是报业巨头(祁欣)、有的是掌握巨大资产的基金会掌舵(子贡)、有的是民间在野大儒(孔子自己)、有的是海商(姜橘、阖闾)……”

    “朝廷是天下人的朝廷,我们这些不同行业的杰出者,本来就拥有监督朝政的权力,只不过以往文官跋扈,把天下人的权力给僭越了。”

    “如今,是时候正本清源,让一切回归原本的面目了!天下人和天下人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是文官们无耻的制造了士农工商的割裂,无耻的认为他们高人一等,实际上他们也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不比普通人强多少。”

    听着听着,熊岩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你真的是孔子?你不是说墨子附身?你是不是接下来还要说:人民才是历史的主导者……

    怎么你个浓眉大眼的,也认可人人平等了?

    此前不是只有墨子一人,敢在公开场合这么说吗?

    感受着诸位道友的疑惑,孔子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反而大笑一声,说道:“人人生而平等,每一个人,在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后来所有的高低贵贱,不过是社会体系赋予的。在大宋,人们之间的高低贵贱,就是文官体系赋予的。这样的体系,是不对的,我们有权力、有义务督促文官改变,这本就是应有之意!”

    好吧,孔子也开始改变了,开始学习墨家的先进思想。

    这就是诸子百家一大抄,今儿这一家有了先进思想,明天我就把它改头换面,变成自家的。

    就像大一统这个思想,一开始的时候,是哪一家最先提出来的,已经很难考证了。

    但是当这个思想流传开来的时候,就成了诸子百家的共识。

    而等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这个思想就成了儒家独有的专利,以至于后世很多没有文化、不学无术的家伙,一提到这个思想就说,这是儒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没有儒家,中国早就分裂了……

    “嗯,诸位道友的想法是好的,可是文官们不同意怎么办?他们愿意把手里的权力交出来吗?”

    “紫阳真人,你乃全真教南宗创始人,如今的全真教在南方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教,你觉得文官们会心甘情愿的把权力叫出来吗?”

    “咳咳,这个老夫乃方外之人,不方便回答啊。”紫阳真人捋着胡子说道。

    看着有些拘谨的紫阳真人,天衍就很不开心了,道家也是有自己的治国思想,治国理念的,怎么到了现在,无论是大明朝的道士,还是大宋朝的道士,都只谈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