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天空之城(本卷终)

    第三十六章:天空之城(本卷终) (第2/3页)

下场的时候,孔子也正式做出了选择,他回来之后,就召集了儒家的全部高层。

    这些高层,泾渭分明的坐在三个地方,一点儿都没有融合在一起的意思,看到这一幕,孔子再次叹息一声,他知道,自己这次实在是太失败了,以至于失去了人心。

    过往之时,纵然是三个团体,但只好会保持表面的体面,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变成了互不侵犯、互不联络的井水和河水。

    距离孔子最近的,是子路、子贡、子夏、祁欣等弟子门人,他们都是孔子亲自传授,关系较为亲密。

    中间的,是从大明系列、大宋系列时光碎片之中,具现化出来的,包括但不限于于谦、王阳明、王安石、包拯、范仲淹……

    孔子对他们有大恩,是孔子拿出了传奇成就,把他们兑换到了现实,这样的恩情,不亚于父母生养之恩。所以,他们就算对孔子再不满意,也不好直接说出来。

    哪有儿子直接批评、指责亲生父亲的?

    这不符合儒家传统价值观!

    而坐在最外围的,就是玄门的其他成员,但是认可儒家理念,最终聚集过来的,比如孟子、荀子这样的,他们身边,也有不少认可他们理念,被他们具现化的儒生,比如李善长、张居正、李东阳、赵普这样的脸厚心黑之辈。

    这些人,虽然也是儒生,但是吧,在传统儒生的眼中,他们是要被开出儒籍的!

    至于荀子,要不是孔子一直在把控大局,早就被开除儒籍了!

    所以,第三类人,孔子对他们的束缚是最小的,也是此次不满孔子座位的主力。

    毕竟,在新儒的理念之中,天子犯错,我们都要帮他改正,帮他体面,更何况仅仅只是孔夫子呢?

    你孔子,还能比天子更大?

    你老师,还能比君王更大?

    “此次,是老夫的错。老夫不该以儒家掌教的身份去做此事,如果老夫当时,不是儒家掌教,这么做,估计就不会有今日的局面了。”

    “实话实说,如果老夫没有儒家掌教的身份,那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忠义选择,最终,老夫还是没放下,然后就走了一趟。”

    “回过头来看,老夫确实有错。所以,今日起,老夫将卸去儒家掌教之位!”

    “不可!”这一回,连荀子、孟子都表示反对了!

    因为他们清楚,如今的儒家,除了孔子之外,其他任何人担任掌教,都不能服众,那么儒家必然分裂!

    一个四分五裂的儒家,和一个全盛时期,团结一致的儒家,完全是两个概念!

    当众人纷纷表示反对的时候,孔子再次叹息一声,因为当他听取了众人建议之后,便发现,这个时候,确实不适合直接卸任。

    这一刻的孔子,就有些头疼,他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搞政治!

    因为,很多其他儒家弟子,一眼就能看穿的事情,他竟然看不懂!

    这就很难受!

    “老夫,或许是真的不懂政治,不懂人心。从今天起,儒家进入集体管理时代,老夫将从众多门人弟子、师弟们之中,选择出九位智者,帮助老夫管理儒家。”

    荀子、孟子、子贡、子路、文天祥、王阳明,现场暂时只选择出了六位,而后,孔子正式的授予他们管理儒家、改革儒家的权力。

    儒家,从今往后,就进入了新时代。

    看着一片和谐,喜气洋洋的众人,孔子也开心的喘了口气:“没想到,老夫也有垂拱而治的这一天,真是神奇啊。”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大明朝的时候,我冲进紫禁城,冲进金銮殿,对陛下(崇祯)说,陛下但且安座,万事皆有老臣。”

    “从那以后,大明朝就进入了圣天子垂拱而治的时代。如今,轮到老夫垂拱而治了,这种感觉,真的是很奇妙很奇妙。”孔子一脸酸爽的道。

    他真的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实在是太过奇妙,酸甜苦辣都有,混在在一起,孔子也不好说,自己此刻到底是开心、轻松,还是悲伤、难过。或许,全都有吧。

    顺利的完成了权力交接,六位大儒(大家都是儒生,但他们六个,却肩负着管理整个儒家的权力,所以是大大的儒生,后文简称大儒)就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师兄既然垂拱而治了,不如直接退下来吧,不要继续担任鲁国宰相了,如今这个职位,对我们儒家,没有任何好处。就像此次,如果不是负责身上担任着这个职位,也不至于被鲁国束缚,最终不得不做出了这件违背自身义理的事。”孟子一上来就提出了一个让孔子有些难受的建议。

    “可是,当年先帝临终之前吧鲁国托付给我,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鲁国灭亡。”孔子说道。

    “师父,你已经为了鲁国违背了一次义理,难道还要违背第二次吗?你已经对得起先代国君了。难道,你还想要从今往后,一直保着鲁国不灭不成?这世上,哪有千年万年永远存在的王朝?没有的!一个都没有!”子贡认真的道。

    “俺觉得吧,俺们儒家是儒家,鲁国是鲁国,二者万万不能绑定在一起了,否则,实在是不利于儒家发展。”子路补充道。

    “是啊,就像老夫,此前一直是想离开鲁国,前往秦国和卫鞅讨论讨论法治,也想前往楚国,实地考察一下吴起是如何把法治和楚国结合起来的。但是呢,那时就只能想想而已。”荀子直接说道,他现在是有啥说啥,也不给孔子继续留面子了。

    “没错,老夫此前也想前往宋国,好好的考察考察,看看墨翟到底是怎么治理宋国的,看看当地的百姓,是否真的幸福快乐。虽然你们一直说墨翟是个异端,但其实老夫觉得,在以民为本方面,老夫和墨翟是志同道合的道友。”孟子也说出了让很多儒生表示难以接受的话语。

    “鲁国实在是太小了,已经限制了如今儒家的发展,这是很显然的。一个学派,若是想要发展壮大,要么像墨家那样,和宋国绑定,最终,征服天下,如此,墨家肯定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流派,要么和道家那样,不和任何国家绑定,全天下到处都有道家子弟,他们的发展也很迅速。”

    “而我们儒家,以往和鲁国绑定,偏偏又没有收获太多好处。如今的鲁国,对于儒家来说,已经是个拖累了。”文天祥难得的说了一句大实话。

    虽然,这大实话很伤人。

    毕竟,孔子的弟子之中,可是有很多鲁国残余贵族出身之人!

    “咳咳!”

    王阳明先是咳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