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第三十八章: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第2/3页)

的众臣,会立刻不计前嫌的团结起来,上下一心的去和太平道谈条件,甚至兴许还能在最终和谈结束之前,打出几个像样的胜仗,也不一定呢!”

    毕竟,大汉朝还在的时候,作为一个整体和太平道谈判,最终待遇肯定比一个人去和太平道谈判更好。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小学生都懂。

    听到这里,何后终于明白了南子的想法,不过,何后却仍然冷冷一笑:“荒谬!如今大汉不过是被太平道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罢了,等到本宫彻底炼化大汉龙气之后,太平道又有谁能抵挡本宫?一个也没有!到那时,便是平推天下的时候了。这一次,本宫哪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和太平道死磕下去!”

    听到这里,南子先是点了点头,接着还不等何后开心呢,就直接摇了摇头:“姐姐诶,我的好姐姐诶,时代变了,你不要老是用以前的眼光来看待如今的天下。”

    “如今太平道占据了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关中、江东等地,已经不比朝廷弱多少了。虽然硬实力和朝廷相比,或许有些许差距,但整体气运来说,大汉朝占据不了多少优势,甚至还处于劣势。”

    “太平道的整体实力,要是有一百的话,那么太平道去掉内耗,能彻底发挥出的实力,起码有八十。而大汉朝,整体实力差不多有一百五,但大汉朝能发挥出来的却只有五十。”

    “真要是姐姐你脑袋一热,一时冲动之下,和太平道对拼到底,最后哪怕太平道败了,朝廷难道能落得好?到那时,朝廷底蕴用尽,还能镇压全天下的野心之辈吗?”

    “所以,哪怕姐姐真的这么做了,最终得利的也不是朝廷,而是地方上那些隐藏起来的野心家。最终,大汉朝八成还是灭亡的下场。如今的天下,已经是乱世了。什么大义名分,都比不上手里实打实的实力重要。”

    “一旦姐姐手里的实力,和太平道同归于尽了,忠于汉室的豪杰都死掉了,那剩下的,还活着的,肯定都是对朝廷不怎么忠心的人。到那时,姐姐有把握继续镇压天下吗?”

    说到这里,南子默默的端起茶杯开始喝茶,完全没有催促何后的意思,而何后也开始斟酌,片刻后,看着何后若有所悟的样子,南子问出了第二个问题:“姐姐觉得,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权倾朝野吗?”

    “不是!哀家从来都没有这样的野心!辩儿乃是哀家的亲生儿子,这天下本就是他的,哀家最多就是提前替他照看几年,等到他长大了,成年了,肯定会亲政的。”

    “那么,在如今的局面下,姐姐有力挽狂澜的本事吗?有彻底击败太平道的方法吗?纵然朝廷击败了太平道,姐姐能保证在这个过程中不诞生新的反贼呢?”

    “大汉朝延续下去,很难,姐姐能做到吗?”

    “就算不能,也不可能直接投降啊!”何后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南子,一动不动。

    南子无奈的耸了耸肩,尽管认识了何后已经很多年了,但对于何后的政治素养,她早已绝望了,之前不过是基本的尊重罢了,还想着万一何后脑袋开窍了呢?

    可如今看来,还是七窍已通六窍,只剩一窍不通了。

    “罢了,罢了,我就说的直接点好了。”

    “对你来说,到底是大汉朝延续下去最重要,还是你自己的未来更重要?还是你和你儿子的未来,更重要?”

    “对于天人的来历,你也应该有所猜测,哪怕没猜到,也应该听说过才是。没错,就像众人猜测的那样,如今太平道的那位青帝,就是老子!是那位写下了道德经的老子!所以,他开口讲道之后,立刻就吸引了道门的残余势力,所以这些年来,太平道才发展的那么快。”

    “明白了吗?天师道的天师张鲁,此刻就坐在老子道友的面前听道呢。所以,天师道在蜀中精英的实力,此刻也早就落到了太平道的手中。有了这些本地人,黑帝麾下的兵俑大军,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彻底占据蜀中,到那时,太平道的地盘,就真的比大汉朝还要大了!”

    “什么?”听到这里,何后忍不住直接跳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