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战过后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战过后 (第2/3页)

几年柴家庄发了大财,从肥皂到四轮马车,再到镜子,哪一种都是热销爆款。不用说柴家庄了,就是大名府的代理卢俊义家这河北首富也是越来越肥了。”

    闻达摸了摸鼻子,说:“柴总兵未得调令,私自派兵进入河间府,虽然是为了抵抗辽兵,但是看现在的情况形同造反啊。”

    梁中书瞪了他一眼,说:“闻都监慎言啊,柴总兵现在可是位高权重,财顷天下,是于不是自有朝廷判断。”

    闻达本来打算顺杆子往上,看看能不能惦记卢俊义家的家产呢,但是现在看来梁中书对柴家庄很忌惮。

    杨志地位比较低,躲在角落里喝酒,但是梁中书对他算是有知遇之恩。

    杨志说:“大人,末将认为应该交好沧州军,而不是与之为敌。”

    李成有些不满,说:“区区一个偏僻州府军,万余兵马顶天了。”

    梁中书问:“杨先锋何出此言。”

    “辽军撤退前,派出寇镇远率领一万骑兵殿后,辽军不甘于就这么走了,临走前来个反扑。当时三家军队都在,柴总兵主动请战。只派出了一千二百名重骑兵,冲击辽兵万骑大阵。不到一刻钟击穿辽兵,歼敌一千五百余人。最为重要的是沧州军只阵亡了五人。”杨志说。

    梁中书若有所思,问:“你是说本官第二天看到的战场是沧州军一家所为?咱们大名府军和真定府军都没参战?”

    “没有,因为真定军之前和沧州军有些误会,言语上有些冲突,赵先锋不愿意出战。”杨志说。

    李成、闻达不语,那战场他们是看得过的,辽兵惨败,丢盔弃甲。

    虽然说辽国已经是日暮西山了,但是毕竟还是堂堂大国,没有一万骑兵如何敢冲击一万骑兵。

    梁中书也是纳闷:“这沧州军哪里来的如此多的重甲,西夏举国之力,历经百年也不过三千余铁甲重骑兵。”

    杨志一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别看李成咋咋呼呼的,但是他清楚的很,如果野战没有工事,大名府军精锐尽出也挡不住一千余重甲铁骑兵。

    梁中书道:“冀州府厢军也已经陆续组建好了,只等官家圣旨,咱们就返回大名府。冬天要来了,何必呆在这苦寒之地。”

    “大人说的是,还是住房子舒服,帐篷太不好了。”闻达说。

    十一月初,天气突然变冷,下起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大名府军、真定府军,两军回师驻地。

    柴林把河间府交给庞万春驻防,率领大军也回去沧州去了。

    武松率领六千横刀营回去依旧驻防沧州,沧州,这是沧州军的根本,也是民心所在。

    至于其他大军一律回师柴家庄。

    柴家庄乡兵营,参谋、主薄等等一行人忙碌了好几天,把战功奖励都给大家发下去了。

    铜钱、银子、地契,柴林丝毫不吝啬。

    从士兵到军官个个喜笑颜开。

    哪怕是打酱油走过场的辎重队都得了数百文的奖励。

    书房,柴林叫了柴刚、木器坊的主管、牛马商行主管商谈事情。

    柴林说:“这次大战辎重营出力不小,来回运输粮食、物资,士兵们也都辛苦了。”

    柴刚笑道:“这几天的确累坏了,尤其是辽兵的数千匹死马。还有往河间府运输的土豆、玉米等等。往返十余趟,共计四万五千多车。”

    辎重营是个很特别的营,现在平常人数不过一千多人,数百辆大车,一千多头骡子。一旦发生战事,四海大车行的车就调归辎重营,另外就是发动各村壮丁。

    牛马大商行的汇报材料,柴林也看了。三年陆续发放毛驴一万五千头,草原马两万匹。现在每年新增毛驴一万一千余头,马匹四千余匹,骡子一万余头。

    商行主管说:“现在签订契约,自愿动员的骡子、马匹总数达两万三千六百头之多。乌头驴和铁蹄马产生了一个新的物种,铁蹄骡,现在第一批已经可以使用了。以后每年都会以两万到三万的数量猛烈增加。问题在于农户使用训练上还是有差距的。”

    毛驴就不用征调了,力量偏弱。能征调马匹和骡子的数量还是很可观的,不过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最少需要十万头以上的大牲口。

    “训马、训骡目前还跟不上,车把式少,新手多,关键时刻掉链子。还得多多鼓励壮丁自学赶车。”柴刚说。

    柴林摇摇头:“自己摸索也好,找师傅教也好,都不全面。柴刚你安排一下,找五十位经验最丰富的车把式,组建一个车把式培训班,对于愿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