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这次连新闻标题都不好取了

     241 这次连新闻标题都不好取了 (第3/3页)

同步的转动。

    “哇喔……”台下发出整齐的感慨声,大概是没想到宁为口中的人工智能是一只田园奶猫的形象。

    “喵嗷……”然而下一刻,礼堂内数个音箱同时发出的那带着一丝奶味的猫叫,瞬间将全场的感慨声压制了下去……

    人类跟人工智能第一次在声音触碰上的交锋,三月完胜。

    “咳咳,好了,请大家不要惊异,首先为大家演示的,是我们这次图灵测试的全过程。这次对于三月的内测是从跟世界顶级数学期刊学术编辑们的交流开始的,更具体些,就是通过高速高质量的审稿,来检测三月能否瞒天过海,得到这些学术编辑们的认可。所以接下来三月会演示它是如何进行审稿,以及跟学术编辑沟通的。做完演示之后,我们还会展示三月从第一次开始跟学术编辑们交流的到现在的全过程。”

    说完,宁为看向三月,然后说道:“三月,你也看到了,今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现在我希望你为大家展示平日里完成审稿工作的全过程。”

    “喵嗷……”三月不在左顾右盼,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宁为身上,然后歪了歪脑袋,招牌式的扬了扬小爪子,拉出了自己的邮箱列表然后开始放大,拖动。

    “呼……”又是一阵整齐的感叹,现场大都是行家,能看到大屏幕显示的邮箱列表中一整排都是各大数学期刊编辑发给三月的审稿邀请函。

    真的,这一幕的视觉震撼效果在专业人士看来直接效果拉满,毕竟再牛逼的大佬,也不可能一次接到几十封审稿邀请,但三月的邮箱里竟然密密麻麻全都是,这帮编辑还真特么不把人当人看啊,得到一个免费且专业审稿人往死里薅啊!?

    不对,这玩意儿本来就不是人!

    很快三月便选中了一篇已经接受但出于待审核状态的论文《Optimaldesignofangularcontactballbearingbasedon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withpenaltyfunction》。

    标题很长,实质内容是对角接触球轴承的惩罚函数算法优化设计,总计只有五页。

    此刻硕大的投影屏幕被直接切成四份,最下方是三月在那里摇头晃脑,上方左半部分是论文标注、提问以及给出修改意见的过程,右半部分则是三月在审稿时的后台运算过程。

    当然右半部分的内容现场几乎是没人能在现场读懂的,毕竟没人能理解那些快速跳跃的代码,但左半部分这些内容却还是能看懂的。

    所有人怔怔的看着屏幕,直到三分钟后,一篇论文审核完成,并给出了最终审核意见,建议修改。至于评语,不说也罢。

    毕竟当着一帮学者的面各种毒舌,着实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然后又是一通让人目眩的快速操作,将修改意见回复给了编辑邮箱,全部操作完成,四个屏幕瞬间合一,干完活的小猫垂下头开始舔起了自己的小爪子。

    “大家刚刚看到的就是初期三月的图灵内测内容,高效率审稿。从它接到第一篇审稿邀请还是去年的9月27日,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03天,三月总计审稿数量为567篇,平均每天审稿量为5.5篇,所有审核的稿件均来自于一、二区的SCI杂志,并获得包括《数学新进展》以及《数学年刊》在内总计六家期刊杂志的年度最佳审稿人称号。”

    “当然大家也看到了,其实三月审稿的效率不止于此。但我们的目的是图灵测试,所以三月的审稿工作始终控制在一个经过计算之后的边际量,如果表现的更加高效可能会引来一些质疑。当然,也因为三月平日的工作不止是审稿,还有许多其他的计算工作需要它来完成。”

    宁为简单的介绍了句,随后继续道:“因为今天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展示的图灵测试扩大范围后的更大规模公测,三月是如何完成同行交流的。在整个图灵测试过程解说完成之后,才会为大家介绍三月的功能,以及相关算法构成。请大家稍安勿躁,谢谢大家!”

    是得,宁为又得控制现场情绪了,毕竟看了三月审稿过程跟给出的审稿意见,现场有大佬的血压有些控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