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节:臭小子
第八十节:臭小子 (第3/3页)
思情感,或思考社会等等,总的来说,还是感性思维方面的,这让它们终究是有受众面的。
你看到好人在扭曲的社会里一辈子没好报,自然就会难受绝望,看到美好却被撕碎的爱情,自然就会伤感,这没有什么门槛,很容易共鸣。
这也就是为什么叫“文艺片”了,“文”字打头么。
王盘却觉得这不好,得有门槛,他想文艺到连受众面都不想有,所以要加门槛。至于怎么加门槛……很简单,两个字——数学。
数学让人头疼,黎曼流形、柯西不等式、变分法等等,全是让正常人看了就懵逼的东西,怎么共鸣?当然,王盘看了也懵逼,所以门槛够高。
思路有了,接下来就是写法。
王盘以前那些剧本的写法,还是起承转合的那一套,最多加个倒叙之类,可是这一次他却像是在搭房子。
他先设计了一个主体情节,就像是一个大框架,然后设计出一堆数学元素来,欧式几何、非欧集合、流形、分形……
如果说主体情节是房梁、承重柱之类的大框架,那这些元素就像是墙面、地板。
然后他还要设计各种更小的细节。
这部分就像是小时候做阅读理解,出卷者让你解析某个字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体现/表达了什么?很可能原作者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出卷者就硬是要你掰一个出来。
而王盘不同。
他真就把一个又一个的意义放入一个又一个的“某个字”里面,这就是他设计的那些小细节,它们就像是这栋房子的各色家具、墙纸、水龙头、热水器等等,填满整个屋子,但这些东西的本质又是理性思维。
如此做法,自然让信息量爆炸,简直就是要把一个剧本写成了一个数学题,或者说一篇数学论文,也不管观众看不看得懂、愿不愿意看。
不过文艺片嘛,不就是这样?管你看不看得懂、愿不愿意看,爱看不看,这才叫文艺片!
准确来说,这已经不叫“文艺片”了。
它更像是一篇数学论文了,非要说的话,也应该叫“艺术片”。不过无所谓了,让人看着头大就行!
“噼噼啪啪”
王盘红着眼睛一通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