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 TT战略

    第1716章 TT战略 (第3/3页)

大运营商里,NTT是第一,市场份额53%,第二是KDDI,市场份额25%,软银是第三,市场份额19%。

    日本的手机基本都是由运营商出售的合约机,三星搭上了NTT的关系,就有了市场保证。这可比爱斯达跟软银合作厉害多了。

    周不器道:“所以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有什么办法?”

    “我为软银的运营商业务,设计了一个‘TT战略’。”

    “TT战略?”

    孙正义一头雾水。

    周不器道:“就是Two-Top战略,就是运营商只向用户推荐两家头部厂商的机型,并提供相应的补贴。一个是iPhone,一个是Aster。”

    孙正义此前已经听吉野仁汇报过了,并未觉得奇怪。

    这样的决策是有道理的。

    在全世界的零售行业,都在朝着精简化流行,说起来这还是日本带起来的潮流呢。

    过去的商店里,都是琳琅满目,每一个品类的商品,有几十甚至上百种选择,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沃尔玛、家乐福。

    可是,日本这边地少人多,尤其是东京,这里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大城市,寸土寸金。

    很多小便利店没有那么多空间容纳太多的商品。

    就只能是精挑细选。

    只留下两三种最好的品类,帮助消费者筛选掉太多品质不那么好的品牌,也能免去了消费者选择困难症的痛苦。

    这就大大地缩短了消费者的平均购物时间。

    店铺的拥挤问题也解决了,单位时间内可以接纳更多的顾客了。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便利店的库存量和周转周期,还降低了复杂的供应链管理难度。

    好处非常多!

    当年,7-11便利店是美国公司。日本商人看了之后觉得很好,这才引入到日本。几十年发展下来,美国的7-11活不下去了,日本的分部转过身来就把美国总部给收购了,7-11就变成了一家日本的连锁便利店巨头。

    乔布斯作为日式哲学的推崇者,他推出的iPhone其实也遵循这样的思路。别的手机厂商,每年恨不得能发布十几款新品,玩机海战术,各种类型、各种款式。

    iPhone不同,每年就只有一个类型,分为基础版本和Pro版,最多再加一个Plus版,不给消费者太多的选择空间。

    既节约了公司的设计成本和管理成本,又大大地节省了售后的维护成本。

    又比如特斯拉,传统车企的型号有一大堆,特斯拉一共就三款。又比如Costco,也是因为这样的理念而大获成功。

    周不器道:“大道理其实都差不多,跟绘画艺术史一样。一开始很简单,然后慢慢变得复杂。复杂到极致后就开始返璞归真,又开始极简,然后再朝着复杂去发展。现在的运营商体系,过于复杂了。我去软银的店里看了,在出售的手机型号有七八十款,这太多了!该极简化的改革了!”

    “很有挑战的变革。”

    孙正义表现出了很谨慎的态度,以他对这位周大老板的了解,这个布局恐怕不简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