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杨家将

    第1020章 杨家将 (第3/3页)

的民间演义中,杨业的妻子折氏就被演绎为「佘太君」。

    后世人们缅怀抗辽英雄,把「杨家将」的故事逐渐延续,为杨家人杜撰出了许多「后人」,这些杜撰出来的角色深入人心,例如《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说岳全传》中的抗金英雄、岳飞的部将杨再兴,《射雕英雄传》中的杨铁心、杨康,还有《神雕侠侣》中的杨过……

    有不少人罹患「考据癖」,醉心于推翻人们的固有印象,尤其是深挖一些英雄的所谓真相或黑料。无论是杨业还是佘太君,亦或是岳飞,他们的名字已经超越了一个自然人的范畴,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历史上

    的那个人,而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全体英雄,也可以说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精神浓缩,是具有傲骨的炎黄子孙的群体像,是华夏文明的具象表达,是我们五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传承的动力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张力。

    「杨家将」、岳飞,乃至于雷锋……你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是。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

    最后再说一下害死杨业的几位「反派」。

    首先,作为最高统帅的潘美,即在评书演义中的「潘仁美」,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是无可争议的反派,长期跟杨家将为仇作对,千夫所指、万世唾骂。

    「害死杨家将」的骂名一背就是上千年,说实话,潘美同志多少有些冤枉。因为另两个人——王侁、刘文裕的责任更大,这也是在最终判决中,潘美只是降级,而另两人直接被流放——仅次于死刑的原因之一。

    作为军队最高统帅的潘美,为何无法制约这两人,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听命于他俩?因为这两人的背景不一般。

    王侁,他的父亲便是后周枢密使、帮柴荣制定「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战略方针的王朴。王侁则更像是武将之子,屡有战功,参与了灭南唐、灭北汉等战争,累功升为方面军总政委(西路兵马都监)。此人做事雷厉风行,性格刚烈,属于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那种,所以当他听闻杨业避敌锋芒的猥琐打法后,大为不爽,于是出言讥讽杨业贪生怕死、别有所图,逼迫杨业正面硬刚。而当听说辽军被杨业击败后,王侁又想抢夺护民迁移的功劳,于是率部从陈家谷撤走,最终导致杨业捐躯。

    刘文裕,宋室外戚,赵匡胤的奶奶是他姑奶奶。他的大哥刘文远是烈士,而他则在平定秦州李飞雄之乱时立有大功。灭北汉时,刘文裕与王侁分兵控制石岭关,后被任命为高阳关监军,与崔彦进一起击退了一万多契丹铁骑的入侵,随后又被调往西线,与王侁一起抵御夏州李继迁的威胁。

    论出身,王侁、刘文裕都可谓是根红苗正;论个人能力,二人绝非等闲,跟其他纨绔子弟不同,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立功无数的悍将。也正是基于这两条原因,降将出身又屡立战功的杨业难免不会引起二人的嫉妒。当杨业提议猥琐发育的时候,也就引起了二人的愤怒,「你平时不是挺牛b的吗?不是‘杨无敌"吗?怎么现在怂了,上啊!」

    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他们的家世背景不仅吊打杨业,连潘美也要敬让三分,更何况王侁还是监军,虽然潘美是总司令,但如果他的意见与监军不一致,就要以监军的为准。所以潘美也是有苦说不出。

    同行的嫉妒和官僚主义,才是害死杨业的真凶。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