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章 孙家(下)

    第二九章 孙家(下) (第2/3页)

电,然后是台冰箱,孙健如今不是动脑筋赚钱,而是动脑筋给孙父孙母编故事。

    钱不能从天上掉下来!

    孙母平时晚上就要将换下的脏衣服洗出来,晾晒在内阳台上,第二天一早给孩子们准备早饭后,二人就急匆匆的骑车上班去了。

    孙父和孙母不管刮风下雨都骑自行车上下班,单位就不需要为他(她)俩出钱购买江钢通勤的内部月票(五元钱中公家出三元),就给每辆自行车补助二元,一年就是二十四元,十年就是二百四十元,孙父和孙母买自行车的费用早就补助回来了。

    父母骑车上下班对身体有好处,还能防止脑萎缩,孙健不会干涉。

    这个时代,江钢工人超过五成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一到上班下班的时候,数万辆自行车(江钢鼎盛时期有十多万职工)从主席像伫立的大门口进出,如同自行车的海洋,一路骑行,占据了单向二车道的一股车道,成为十里钢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孙健小时候就多次坐过父亲的自行车到厂里大澡堂洗过热水澡,这个时代,自行车前后带二个小孩很常见,没有警察叔叔会上前拦住,马路上除了拖着长辫子的电车外,机动车很少!

    上班骑车既不担心迟到,下班买菜也方便,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这个时代的天都是蓝的!

    这个时代的永久和飞鸽自行车质量很好,真材实料,前世,孙父的永久自行车用了四十多年,三脚架还是好的,还能服役。

    孙父一般一个月左右就会将二辆自行车维修一下,给链条上油,刹车修一下,螺丝紧一下;一年左右一大修,换刹车皮,摸一下外胎,是否有石头和铁钉之类?内胎是否有沙眼?换轴承中破损的钢珠,重新上机油,链条放进柴油中浸泡。

    在孙父的细心保养之下,孙父孙母的自行车很少碰到半路突然坏了,就是夏天突然爆胎或被路上的钉子扎破车胎,沿途都有修车师傅,要是时间赶不赢,就将车子丢给修车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