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撬动了一个时代

    第三百四十一章撬动了一个时代 (第2/3页)

,大唐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战争,这是不争的事实。”

    李世民说了很多,众人虽然不甘,但也明白今后想要打仗难了。他们很多人都没怎么读过书,更不知道这些大道理。

    他们只是知道,没有了战争,他们就没了用武之地,那时候他们就是砧板上的肉,别人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

    没有仗打的将军还是将军吗?

    “臣姬松拜见陛下!”

    就在众人心神大动的时候,姬松来了。

    所有人看到姬松都有一丝欣喜,这种情绪不知何时就出现在了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漠北之战,还是辽东之战?

    总之,有姬松在的地方,就是最让人放心的地方。

    并且,他现在就是兵部尚书,他们将士的头头。现在皇帝说没有仗可打了,但大家总得有个用处吧?

    难道就只能待在长安醉生梦死?

    姬松虽然很多时候都介于武臣和文臣之间,两者的界限并不是很明显。但武将这边却始终将他当做自己人,这和姬松对他们的态度而决定的。

    文臣们瞧不起他们,想姬松这种基本到顶的勋贵,对于武将的态度却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只要是能帮的就绝对会帮一把。

    不像李靖,在功成名就之后彻底断绝了和军中的联系,程咬金看似义气,但却是最滑头的,秦琼卧病在床,根本做不了什么。

    最后数来数去,能帮到他们的也就只有姬松了。这些年大家也都看清楚了,姬松的地位特殊,算是保皇派的核心人物,但又介于众多势力之间,那方都能说上话。

    再有就是对姬松本人智慧的信任了,姬松所作的一件件事情,早已被人剖析的彻彻底底,他们就是想不知道都难。

    刚开始大家只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觉得姬松傻。但多年以后再看才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杀子。

    之前姬松的大分家,所有人都觉得这事姬氏衰落的开始。

    但现在呢?这才不过不到一年时间,姬松本人成了兵部一把手,将来出将入相不过应有之意。

    四大弟子封爵,更是出了两个侯爵,自己更是为家里挣来了与世同休的好畤侯爵位。只要大唐还在一天,姬氏想要衰落都难。

    这样人物他们当然明白其本事,现在看到姬松也来了,顿时眼前一亮。

    众人的神色李世民都一一看在眼里,看来自己一番安排却是没有白费工费。至于姬松的威望是不是太高,李世民转眼就甩到脑后去了。

    姬氏嫡系就那么几个人,其他族人都分了出去。这再大的家族,只要一分家,在想要合并,那基本上没什么可能了。

    人都是自私的,自己能当家做主,谁愿意去给人伏低做小?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岂是说说而已?

    “平身吧!”

    姬氏看眼所在众人,拱手道:“不知陛下叫臣来所为何事?”

    “先不急说事,毕竟你也是勋贵,那么今日所说之事就不能绕过你。正好现在所有人都在,朕也就不卖关子了。”

    李世民正襟危坐,朗声道:“现在大唐威加海内,在上次辽东之战后,大唐的重心也放在了民生上,但在座诸位都是大唐的将帅,朝廷减少军队开支想必心中不快。”

    “所以今日朕就说说如何安排尔等的事宜,要是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今日大家畅所欲言,朕洗耳恭听!”

    众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哑然,李靖等人也睁开眼睛,疑惑地看向皇帝,不知皇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李世民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朕左思右想,现在虽然不打仗了,但诸位却都是大唐的功勋之臣,要是就这么闲置,却是可惜了。”

    “因此,朕准备设立一个部门,以此来安置诸位。”

    随后朝陈寿点点头,陈寿随即拿出一份圣旨,大声朗读起来!

    众人先是不以为然,以为皇帝不过是担心他们,这才相出这么一招,不过是有名无权的名头罢了,没什么用。

    但听着听着就品出一点味道了,建立武英阁,设立主事人一名,辅左两人,参赞军务人数不定。

    职责是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