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强攻八角城
第三百一十三章 强攻八角城 (第2/3页)
有些炮弹砸在人身上,被击中的人就像被重重打了一拳,没有洞穿身体的效果,而砸在羊马墙上的炮弹也只不过是轻轻镶嵌,随后噗地发出轻的闷响,反倒把炮弹推了出来落在地上,发出大量呛鼻烟雾。
守军中有过与明军交战经验的蒙古兵顿时惊慌失措,他们在被铁弹轰击时都没这么害怕,却在此时此刻连手上弓箭都不顾了,丢下兵器张口大喊:“毒烟,毒烟,捂住口鼻!”
一时间守军大骇,人们不敢再躲在羊马墙后,转而向城门逃窜。
毒烟是明军惯用兵器,以砒霜、雄黄、狼粪、皂末、姜粉等物做成的发烟炮弹,辣眼睛、窜鼻子、有毒。
尽管看起来刘承宗的烟弹跟明军毒烟类似,但他不掌握砒霜产地,所以烟弹只能发烟,无毒无害,都有遮蔽战场的目的,但实现目的的方法不同。
毒烟是从根源上让人睁不开眼,而烟弹只能从视觉上进行遮蔽,不论哪种,在暴露环境下烟雾的持续时间都不长。
蒙古兵也很快发现元帅府的烟弹没有毒气,反正绰克兔台吉关着城门也不让进,没办法只能在贵族率领下重新整队,向烟雾外四处抛射箭雨。
趁着烟雾缭绕,两个百人队随两辆楼车缓缓前进,向城外二百五十步推进。
楼车通常高度上没有定制,下宽上窄,高度与攻打城墙的高度有关。
刘承宗的楼车有四层,靠底层三十名士兵的人力驱动,第二层十五名重铳手负责压制羊马墙,第三层与城墙齐高,有九名重铳手,最上层八名士兵使用强弓抛射压制城墙上的守军。
这东西的主要目的是作为攻城中的第一梯队压制守军,为填壕士兵提供更安全的环境。
楼车下的两个百人队也一样,他们是从各部召集的一百个抬枪小组,
抬兵提半截条凳与长牌向前飞奔,狮子炮仰射而出的烟弹在他们头上飞跃战场,掩护其冲至危险地带,将半截条凳做成的枪架摆成一线,随后协同枪兵将沉重抬枪架好,端起长牌。
守军穿过烟雾攒射的箭矢齐刷刷扎在阵前,城墙上的蒙古将领用响箭为城外被遮蔽视线的守军提供引导,随后阵前一排火光闪烁,抬枪大子儿齐刷刷扫过城头,压得守城将领不敢抬头。
刘承宗对第一梯次的进攻非常满意,平平无奇的进攻下有他对各项兵器射程的精密计算,抬枪手的阵线刚好能压制城墙,而城墙上的守军与投石炮都无法打到他们。
抬枪手仅处于羊马墙后弓手的最大射程里。
他转头命樊三郎挥动令旗,命令第二梯队的攻城部队向前压上。
第二梯队的攻城部队以巴桑的士兵为主,分前后两部共三十五个百人队。
五个百人队在前,携大量车辆向前推进至城外一百五十步,在守军眼皮子底下卸下投石炮与填壕车的木料零件,缓慢组装起来。
投石炮等攻城器械并不是一定要在守军视力范围内进行组装,归根到底刘承宗想打击的还是士气,他就是要让守军眼睁睁看着他组装攻城器械,享受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四辆填壕车被组装起来,这东西其实就是个四方车架、正面、上面、左右两面覆盖厚木板,里面能容纳几人并行,看起来就像个有八个木轮的木质大集装箱。
士兵们在填壕车顶部覆盖黄土以防火,随后推向城壕,车头在壕沟边悬空,保护内部空间数十名士兵不受箭雨干扰,能专心填壕。
剩下三十个百人队则在距城池三百步的距离挖掘壕沟,挖出的土石用缴获自阿海岱青的勒勒车装满,运往前线填壕。
尽管师成我为刘承宗铸造了十二门千斤大炮,但是用火炮轰塌这种两丈厚的城墙,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然了铁杵磨成针,这条开始挖掘的壕沟,就是刘承宗为把城墙彻底轰塌做出的准备。
他会先攻西边、再攻南边、再攻北边、再攻东边,四面壕沟连起来,把敌人彻底围在城里,谁都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