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卫拉特

    第三百六十六章 卫拉特 (第3/3页)

堡垒没啥用。

    他需要炮。

    炮就不好做了,因为炮得用铜铸,他还从俄国人那缴获过铸铁炮,但他不知道那些东西是怎么铸出来的。

    俄国俘虏也不知道,他们的铸铁炮也是买来的。

    这个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能铸铁炮,使用木制农具的俄国不在其中。

    珲台吉把马卖给大明换银子和绸缎,再用银子和绸缎跟西边买点骆驼炮,明年回北边好好收拾秋明的毛皮商和强盗。

    但狮子票这个东西再结合俱尔湾市场的物价,珲台吉俩手一拍:“那刘承宗一定认真算过,九只羊换一把刀,让别人怎么赚钱?”

    这物价是摆明了不让中间商赚差价,让人火大。

    国师汗坐在一旁,就和在座的诸部普通贵族一样,远不如珲台吉有气势。

    就如同孛儿只斤这个姓氏一样,他们曾经兵强马壮征服四方,让这个姓氏成为黄金家族,但黄金家族本身并不是兵强马壮的原因。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汗也一样。

    或者说在这个气候变坏的时代,整个世界范围的皇帝、大汗、国王、苏丹都一样,当外部生存空间变小,人们渴望追随强势豪杰,而非贵族血统。

    兵强马壮就是人的腰杆子,和硕特无力与准噶尔在卫拉特一争长短,说起话来也没有那么多的威严,只是看了看狮子票道:“从元帅府买点粮食,先打察哈尔,看他反应。”

    通过在格尔木驻军十余日,汇总了各地小部报来的元帅府情报,国师汗对局势判断较为乐观。

    他说道:“元帅府的土默特台吉们都去了乌斯藏,青海大片不能种地的土地都格外空虚,只有几座驿站,待歼灭察哈尔林丹汗,再与元帅府好好协商,划分这些牧地。”

    “没什么好协商的,难道你真打算给汉人交租?”

    珲台吉笑出一声,摇头道:“我听说这里最好的地一在海上,二在归德,我们伺机把他们的主力引出来,这里土地广袤,我们跑得快,把他们歼灭掉,抢些匠人回去。”

    巴图尔珲台吉知道汉人的技术很好,对他来说只打察哈尔的林丹汗没有益处,只是给和硕特部做嫁衣罢了,当然这嫁衣做得他高兴。

    只要卫拉特的国师汗留在青海,等他回天山整个四部,过不了多久就也能称汗了。

    不过如果能掠些汉人工匠回去,为他制作大炮,收拾北边的俄国人就简单多了。

    “买吧,喀尔喀的绰克图台吉不就是这样被他歼灭的?”

    国师汗心里觉得自己和汉人开战没有意义,他的部落很少种地,以游牧为主,跟汉人冲突不大,倒是察哈尔的林丹汗和土默特是头号敌人。

    如今土默特大部分已经进入乌斯藏,对他来说那里才是主要战场。

    而准噶尔不一样,他们在和俄国人的贸易中用毛皮换来了能在北边种植的黑麦种子,不少准噶尔的贡民都种上了黑麦。

    所以准噶尔才天然觉得汉人也是抢夺生存空间的敌人。

    “买啥啊,我听说他只有十几门炮,还没秋明的毛皮商贩手里的炮多,哪儿能卖给我?”

    巴图尔珲台吉摇摇头,他对准噶尔部的战斗力很有自信。

    他麾下一万军队有三千使用火枪的士兵,装备叶尔羌、奥斯曼、莫斯科、英格兰、荷兰、瑞典多个国家制造各种型号的火枪。

    其中奥斯曼火枪是买来的,叶尔羌火枪是讹来的,其他国家的火枪都是从俄国毛皮商手上抢来的。

    还有铜铁两种材质、铸铜铸铁锻铁三种制作方法,包括后装佛朗机、前装滑膛炮长长短短各种型号的九种火炮,有缴获的也有买来的,一共九门。

    至少在蒙古人这个范围里,巴图尔珲台吉认为,此时限制准噶尔的只是他们的人还太少,假以时日,他们将是所有蒙古人建立的国家里,最强大的汗国。

    终于,散落在外的游骑来报,他们终于找到了敌人,察哈尔的林丹汗就停驻在乌兰山下,正在向茶卡盐湖移动。

    人们说,那有元帅府的一座山堡。

    巴图尔珲台吉心想,围着盐湖打仗?我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