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北

    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北 (第2/3页)

…”

    曹耀没把话说完,其实他在甘肃收到刘承宗打算东征的消息,心里就觉得诧异。

    倒不是两次战役间隔太短,而是他太了解刘承宗了,东征是一场无法控制战役规模的战争,这不太像刘承宗会干的事。

    在朝廷那帮文武大臣眼中,刘承宗是蟠踞在西北最可怕的怪物,但在曹耀知道并非如此,实际上西北有一群意在吾汝偕亡的怪物,全靠刘承宗攥着缰绳,才没把天下毁掉。

    元帅府的大将有一个算一个,个个都期待着元帅府整合农民军、瓦剌鞑子、蒙古兵和番兵,以数十万大军猛虎下山冲入中原,能杀的杀,能抢的抢。

    至于说地方荒废的田地如何利用,毁坏的水利如何修复,残破的人口如何修养,那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他们当中不乏能征惯战的人物,没有任何人像刘承宗一样坚信大明会很快完蛋。

    从他们起事的时候曹耀就知道,只有刘承宗真信这事儿,考虑的都是三年五载以后的事情。

    而其他人,连自己能不能再活三年五载都不知道。

    悲观者认为自己很快就完蛋,乐观者认为自己能给大明造成重创,哪怕先死十年,也算吾汝偕亡的先行者。

    刘承宗这种信念,属于病入膏肓的疯子。

    当然了,这种疯是相互的,他们觉得刘承宗坚信强大的大明要完蛋,所以建立一个稳定政权跟大明争天下是疯子;刘承宗也觉得大伙都怀有疯狂一把就死的信念是疯子。

    到现在他们没死,还活得很好,大元帅说要打的仗就一定能赢,大元帅说不打仗就能渡过的难关一定能过去,这也是元帅府这种地盘稀碎的散装政权维持稳定的根本。

    “所以元帅府也走到这步了。”

    曹耀抬头望向漆黑夜幕,张张嘴没说话,很难了。

    他在河南从军,辽东战败,北直隶落草,山西招安,重新做贼,陕西招安,又在延安府跟刘承宗起事,人生中每一步都被老天爷推着走,终于在刘承宗决定进入青海的那一刻,有了自己掌控命运的错觉。

    很短暂,可还是逃不过老天爷的追逐。

    倒是刘承宗不知道他这种宿命感,诧异地问道:“哪一步?”

    曹耀没说太细,只是笑道:“因为快发不起饷银,倒不如趁眼下还能发,抓紧时间去打仗,打赢了军饷就有了;打不赢也无妨,输掉战争就不需要考虑发军饷的事了。”

    “你对战局这么悲观吗?哈哈!”

    刘承宗开怀大笑,也倚靠在栏杆上,抬起食指在面前凌空晃晃,道:“倒也大可不必,军议上目标有三,一来取得陇西,二来进入关中,第三收取整个陕西。”

    曹耀对这场战争的局势非常谨慎,道:“军议上我也听了,战线太长,从宁夏到汉中上千……”

    “这就是我们取胜的机会,上千里的战线,我不可能处处进攻,明军却要处处防御,军议时大伙都在兴头上我没说,众位兄长如今对地盘太看重了,阵战可以打,但没必要跟他们拉防线,我们想打哪里就打哪里,防线上都是窟窿也没关系。”

    “明军打过来我们就丢地嘛,从静宁州到巩昌府、从巩昌府到临洮府,都可以丢,就像以前一样,不要在乎那些土地,那地上既没粮食也没人,偌大一个静宁州只有一千九百九十七人,全是空城。”

    刘承宗抬手在拂云楼上凌空挥舞,就好像面前有一副准确标注城池位置的舆图一半,道:“北路我们打韦州、打宁夏镇城,庆藩的两座王城,拿下一座军饷就解决了。”

    “中路的关中不好进,明军扔着贺人龙那些机动兵力,守不好我们就把他们碾过去,守得好我们就打固原,让韩小王找他们求援去,他们北上我们就进关中。”

    “南路我们打汉中,那地方我们的重兵不好进,但高师傅和黄娃哥的轻兵翻山越岭如履平地,那有个瑞藩,也是解决粮饷的好去处。”

    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