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忧伤的洪总督

    第五百七十三章 忧伤的洪总督 (第2/3页)

都没有,名头最亮的将军叫黑承印。

    过去是肃州卫的千户。

    属于是无名之将领乌合之众,情报把洪承畴等人看得一个脑袋两个大,摸索一宿都想不明白,提前半年修缮城池堡垒、坐拥坚城强兵的赵光瑞为何就降了这帮玩意儿?

    直到屠师贤在焚毁的游兵营废墟搜查到赵光瑞与游兵营兵将往来的密信,事情才真相大白。

    曹耀没用重炮破城,他只是起手给靖虏卫扔了三百只小羊羔子,旗军直接破防,把下营检查军兵马匹的赵光瑞绑了,扭送曹耀当面。

    这几年陕西本来就不好过,去年又闹了蝗灾,年关更难,如今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旗军的家底都拿去借贷种粮了,十几斤羊肉那是个什么杀伤力啊?

    最关键的是只要爷爷投了大元帅,扭头把债主干死,那欠的钱粮不就不用还了嘛,卖出去的女儿婆姨不就也能光明正大接回来了嘛!

    这事儿,咱旗军就是对赵太师再敬重、跟赵老爷再亲,那也亲不过婆姨:那就给赵将军绑了吧。

    赵光瑞为了不辱没先人,本来也一心求死,见着曹耀张嘴就骂,捡着啥话难听骂啥。

    这要是刘承宗,没准真就张弓把他射死了:有辱斯文。

    偏偏老贼曹耀是个在腌臜泥泞地里摸爬滚打一辈子的浑人,突出一个不要脸,甚至满面讥讽的说:“赵将军你不了解曹某,闭上嘴,我来!”

    随后就大大方方剖析自己,从当萨尔浒当逃兵的不忠开始、离乡二十年未归不能侍奉父母的不孝、看人饥寒交迫却见死不救的不仁、趁人之危骗十一岁小姑娘跟自己拜堂成亲的不义,表演了一出我骂我自己。

    把赵光瑞都看傻了。

    最离谱的是然后曹耀就把赵光瑞放了,明明白白告诉他,举报他通贼的密信三日后就送到洪承畴手上,给他两条路选。

    靖虏卫肯定是保不住了,旗军都要反,他要么去找洪承畴,等着自己被诶调离靖虏卫,但他能走赵家全族走不了,曹耀会好生养着他的全部族人,让他三十出头就一辈子止步于此,不受朝廷重用。

    要么,三天之内,带兵攻打红城堡,打下来就是一个元帅府参将官职与靖虏营的编制和兵饷。

    曹耀说的是让赵光瑞自己考虑,但实际上他做了两手准备,从兰州调来甘肃之役被胡志深活捉的甘肃副总兵王性善,这人的老家也是靖虏卫人,能替代赵光瑞在军中的作用。

    他倒是不怕王性善耍滑头,因为王性善的独子王永基这会在刘承宗身边担任羽林郎呢。

    另一方面,靖虏卫还有一批已经倒向元帅府的年轻军官,像化受登、李守奎、白应举等人,皆已被许下千总、把总等官职,再加上旗军们已被小羊羔子击溃——曹耀对靖虏卫势在必得。

    不论赵光瑞怎么选,都不影响大局。

    实际上曹耀收到赵光瑞返回靖虏卫的消息,就知道这一卫先锋军已经被拿下了。

    但他没想到赵光瑞比他想象中要狠得多,只花了一天就做好选择,对卫下旗军稍加整顿,立即点起人马当日攻陷红城堡,并做出向韦州袭击的架势,引诱援兵营离城的同时,派人煽动游兵营哗变。

    旗军绑架他,他反过来让营兵绑架他弟弟赵光远,免得将来手足相残。

    宁夏营兵那个精神状态还不如卫所旗军呢,毕竟都是从旗军里招的。

    本来在家还有个军田,成了营兵以后军田也没了,欠饷就算了,关键作为圆圈贸易的一份子,还他妈整天得给口外的鞑子一趟趟运丝绸。

    运完丝绸鞑子还不感谢咱,甚至还发神经打咱,北边要防鞑子再发神经,东边得备着杨麒跳梁犯贱,西边撵着曹耀追不上,南边刘承宗的旌旗处处飘扬,不是这个大将闹了营啸,就是那个大将被城墙斩了。

    一天天憋得心里邪火儿没处发,稍加煽动就哗变了。

    最后洪承畴一合计,算下来卜应第打的这场仗就纯亏,一个游兵营在哗变中死了丢了半数军官,剩下千把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