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战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口大迁徙

    第116章 战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口大迁徙 (第3/3页)

理好其中的事物。

    要不这样吧,殿下将方案上报关白殿同意之后,将冈山水军在冈山-和歌山段船运的任务交给我负责,我虽然已经不是殿下的家臣了,但是作为亲藩一门,对原来的乡里乡亲的,我也想尽一份力。”

    得到宇喜多诠家的承诺让秀家非常高兴,按照他的想法,德川、上杉都必须留一位家老、准家老负责统筹,在算上冈山这边也必须放下一个家老,秀家手里可没这么多家老用啊。

    现如今既然宇喜多诠家愿意主动帮助秀家,宛如让陷入无人可用境地的秀家久旱逢甘霖一样高兴。

    这样一来秀家留在尹予的明石景亲可以暂时负责屯驻冈山管理收尾的事宜,冈山-和歌山,乃至大和-尹势的陆路转运都已让宇喜多诠家负责,分担了他很多任务。

    关于北侧鸟取-敦贺-金泽,米子-舞鹤-金泽两条路线,秀吉打算让本就封在出云的土居清良负责,毕竟他的封地就在出云,本就要走这条路线。

    再加上他本就不错的内政和统帅能力,秀家已经有意在接下来重点培养他了。

    不然秀家也不会在其麾下那些尹予土豪不愿意转封的情况下,依旧给予其2.5万石知行,更是让其担任旭城城主镇守南境了。

    而这一次的转运事宜,本身就秀家对其工作能力的一次考验。

    趁着这个机会,秀家甚至想好了另外两个方向的负责人,金泽-富山-越后交给冈利胜虎负责,尹势-尾张-德川以及尹势-三河-德川交给立原久纲负责。

    这年秀家出阵关东的时候,本来就是由立原久纲在外面名义上主持事务,实际上是由其和冈利胜、宇喜多诠家、颕娃久虎4人商议着来的。

    这个蛰居的属性本就已经名不副实了,现在不过是让秀吉彻底对他们俩人开放解禁罢了。

    冈利胜和颕娃久虎虽然被秀吉勒令蛰居,但是如今正是用人之际,秀吉总不至于真的看着秀家的7个家老被自己收走一个处置2个直接瘫痪一半吧?

    事实上秀家预计的16万人只是随行军卒的迁徙数目,别忘了秀家还要迁徙工匠和他们的家人,虽然不至于全部迁走,但是能工巧匠及他们的家卷,在加上弘文馆出来的政吏及他们的家卷,这又是不下3万口人。

    对于这部分人秀家是不可能让他们随意见光的,秀家打算专门开辟出一条路线,连宇喜多诠家都不知道,直接从备前冈山出发,经停纪尹和歌山、纸模鸟羽、远江滨松,最终抵达相模三浦、上总千叶两个集散地。

    这些人除了在临停点休息的时候会下船之外,全部经由船只运送至关东,绝对不给他们沿途与其他大名牵扯的机会。

    毕竟与此前自愿跟随秀家迁徙的军卒家属相比,这些工匠很多人都是被迫跟着秀家走的,甚至有人是被秀家绑着带走的,秀家为了防止他们逃跑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甚至为了完全保密,转运这些人的也都会是秀家的冈山水军本队的关船和安宅船,另外就是借用琉球商队的福船,预计每艘船可以带走60~120人,单批次可以运走2000人左右。

    船只海运往返一次需要大约24~30日,相比陆路节约了1倍的时间,以秀家的船队的数目预计需要运送15次,预计1年半完成。

    本来十几万人的大迁徙就不是意见容易的事儿,秀家最初的计划就是1年左右才能完事。

    真到了最后迁徙的时候,真就不一定完全按照这4条路线走了,可以有部分人分散到每月去,沿着此前秀家家卷的脚步全程走陆路,这样节约了不少船运的运力。

    这部分人不可能很多,预计每个月3000人最多了,以村落为单位几百人几百人的迁徙,但是放到一整年也有3~4万人,占到1/5 的比例了。

    到时候这边陆路分担了部分运力,海运的压力就小了很多,可以抽到部分船只加快工匠的转运速度,说不定1年就能完成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还都是秀家的计划,都是秀家最好的期望罢了。

    说到底这关乎20万人的大迁徙到底怎么走,秀家的心里根本没有底。

    甚至对于吉备地区迁走了20万人之后,这块地怎么安排秀家心中都没有安排,他现在能做的不过是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82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