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最后的变革

    第一百零七章 最后的变革 (第2/3页)

之前会有很长时间的准备动作,这些卫戍军团就算不能直接击破镇压大名,也可以配合驻扎地的大名固守到援军的到来。

    在秀家实行武备管制之后,就连大名的武库都会被强令被要求交给这些卫戍兵分队来看管,目的就是削弱大名反叛的可能。

    除此之外,大名们还没要求日常参勤交代的任务。

    天皇的本据在伏见,正好在天下之中,除了九州、东北、北海道大名被允许两年一上洛之外,其他地区的大名都被要求每年开春上洛参勤。九州、东北、北海道大名那一年本人不用来,但是也必须派家老上洛代为交代。

    上洛交代内容其实很没有营养,无非就是我现在治理下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这些场面话,不会真的有大名在参勤的时候向天皇说自己领内遇到的困难的。

    在这个旅游业没有发展可能的时代,大名和高级武士的公务出差就成了最好带动沿途周围产业的机会了。

    大名上洛都有章程,住在什么样的宿馆,随行有多少人都有定额,为了维持这些场面所花费的可都是钱啊!

    等到大名被削弱到没有反抗的可能了,就到了真正实行推恩令的时候了。到时候秀家或许不会学秀利这么恶心,推恩的过程还自己揩一手油。但是秀家一定会要求各大名在下一代继承的时候必须根据长幼有序、嫡庶有别上报天皇分配之行。

    任何敢于私自分配知行继承领地的行为都将会被视为对皇权的蔑视。

    等到这个时候,在推恩令下大名一代代领地被分割分配,大大名成为小大名正好配合爵位对应大名之行的分配制度。

    秀家为什么一定要实行推恩呢?

    不仅仅是为了削弱大大名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更重要的是配合秀家计划中最后实行的。即一定知行以下的大名、豪族、旗本武士,其知行不再实封,而是将其知行折抵城米钱每年予给付。

    这就相当于当大名、豪族、旗本武士失去了对领地的真正控制,他们不再是这块地头的主人,不能再对土地上的百姓命令,不能再下令征召军队,军队将会成为天皇个人所有物。

    这个制度目前只在藏入地实行,而且也只执行到2000石以下的程度,秀家的想法是以后1万石以下皆不实封。

    秀家算过了,就以大名家平均3个儿子的生养速度,5万石大名大概只需要3代人就会低于1万石,到时候不仅不保留男爵的爵位,还有可能实际的封地被收回。

    除了军队的制度之外,在以心崇传、长船纲直等人的助力下,秀家参照后世江湖幕府时期的诸多法度订立了“天命正统诸法度。”

    法度中明确规定了武士、大名、商贩、百姓各级的权利和义务,甚至把手伸到了寺社这边,约束了寺社的权利和义务。

    在法度中秀家着重强调,封臣的封臣不是他的封臣,但是不论哪个登基的武士、百姓都是天皇的臣子,忠君的绝对要义是对最上层的无限服从。

    这就等于直接确定了天皇和最下层武士之间的君臣关系,当出现自己的上层和最上层命令相违背的时候,要绝对遵从天皇的命令。

    制度还有很多,一言解释不完。总之正统天皇控制下的日本制度在秀家的操盘下,吸收了后世总结的很多问题,填补了之前制度的很多漏洞。

    制度刚刚知行的试试,必然会有大名不适应,天皇和秀家都纷纷给予了宽慰。

    毕竟御军和镇守军都需要时间组建,在组建完成之前秀家对大名态度软和一点也能起到麻痹的作用。

    当天命5年诸军编制完成之后,秀家和正统天皇对大名们的态度就强硬了很多。

    首先是在天命5年,因为池田家和当地的岛津宗族武士之间爆发矛盾,天皇昭命越中富山藩岛津家介入一同处理。

    池田辉政已经在天命元年去世,由于当时法度还没有颁布,所以池田家并没有推恩分家,由其长子池田利隆继承萨摩池田家,忠継、忠雄等儿子分别继承了部分领地,依旧挂在萨摩藩下为臣。

    但是岛津义弘已经去世,他的继任者岛津家久在维护岛津家同宗武士利益,还是与池田家一道维护“天命正统诸法度”问题上不断摇摆。

    怨不得岛津家久这么踯躅,他岛津家自己也是从萨摩迁移到越中来的,也面临如何同化越中武士的问题,必要的时候必然要用强硬手段。

    对于使用强硬手段,秀家和正统天皇都是默认的,前提是不能造成恶劣影响。

    这次池田利隆之所以会被直接点名,就是因为他在压制领内的时候搞的太过了,直接引发了叛乱。

    岛津义弘则是在今年刚刚去世的,推恩的法令虽然有下达,但是秀家下手还是比较轻的。

    岛津家被分为越中高冈和越中富山两家,高冈6万石由岛津忠清继承,富山48万石依旧由岛津家久继承,岛津家总领没有缺失一分,比秀利当时拆封尾张藩的时候温柔很多。

    如果说这次推恩最大的意义,大概就是让岛津忠清直接直参正统天皇了吧。

    为了弥补推恩岛津家,秀家特别准许岛津家久世袭伯爵1世。

    现在两家都已经传到了第二代,都面临家内老臣老去,对领地控制力不足的问题。

    池田家的问题更重一些,九州当地的势力更强。池田利隆难为了增强控制力,平衡领地内九州派和池田旧臣派系之间的平衡,一味的压制九州派最终引发了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