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风靡全城-上

    第33章 风靡全城-上 (第2/3页)

维。

    话说那四位大商贾回到自己的地方后,也同样运用帖布告的方式进行宣传,当然十公主的名号肯定在其列,而价格竟卖到了五两银子一本。

    就这样,襄城、粤城、昆城、赣城的大户人家的孩子们还责怪他们进得太少,有人出十两银子收购,也没有买到,于是只能跑来责怪大商贾。

    “还请各位公子小姐稍安勿躁,我这就再去京城一趟,现下各位可以先支付定金,待我回来时,定派人把书送到各位府上去。”

    这是张鉴从柳璇玑那偷学来的法子,想他祖上世代都是做书籍生意的,却从未想过还有预售这一说法,这不仅把成本钱先挣了,还能保证不囤货,可谓是做生意之必备窍门啊。

    “行!本小姐预定十本,送给家族兄弟姐妹,限你在十日之内将书送到本小姐府上去。”

    “那本小爷要预定二十本,必须要是青竹书斋出来的书,其他的我都不要。”

    “我也是我也是...”

    ......

    一时间,张鉴的铺子收定金都快收不过来了,他站在门口看着里面几乎快要打起来的丫鬟仆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李掌柜也是个心细的人,连忙写信拜托这四座城池的书斋掌柜朋友帮忙帖布告,就是商标注册备案的,写上京城李庄盗用其商标,后被官府罚没所得,还罚金20两银子的事,提醒大家如需要授权就请前来京城青竹书斋商谈。

    不出三天,仙仙童话的内容就传遍了全京城。苏轼创作的那些诗歌被孩童们竞相追捧,一个个背得滚瓜烂熟的,还被书院的老师,院长夸赞了一通,他们共同认定明月几时有为流芳百世的传世之作,打算把此诗歌加入课本。

    孩子们一见面就是讨论有没有看过故事书,喜欢哪个人物,哪张画。

    连家长都说,平时背首诗都费劲的孩子,竟然把那明月几时有那么长的诗背得一字不差,更不说锄禾日当午那些短诗了,神奇的是,连不识字的孩童们都能背诵出短诗来。在孩童圈,似乎不会背这些诗歌,不会做孔明灯,不会用传音筒就是OUT了,入不了年轻群体。

    还没有买到书的孩童也在积极地运作合作事宜,有人竟组织了十个人一起凑钱购买,然后聚集到某处一块阅读,最后通过石头剪子布游戏决定轮流拿回家阅读的顺序。

    总之,为了能读懂故事书,不被同龄人排挤,开始奋发向上学习认字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倒是让之前不以为意的大人和老人们产生了疑惑,趁孩子上学堂的功夫,偷偷翻阅起自家孩子的童话书来。

    他们阅读完后,对作者超乎常人的聪慧非常地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