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倒计时

    第367章 倒计时 (第2/3页)

,所有船只的风帆已经开始校正方向。

    在亚洲已经待了数年,对大明了解极深的亚尔曼知道,这是明军战争前的前奏,他们的一通鼓声敲完,接下来的便是进攻了。

    看的出来,大明方面并不是虚文恫吓,而是实打实的已经开始做起战前准备,根本不打算再多给他一丝一毫的多余时间。

    亚尔曼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毕竟比起东亚贸易与贸易咽喉点台湾岛来说,这点损失并不算什么。

    荷兰国缺的不是钱,也不是船,而是受限于人口数量不足,极为缺乏有经验的水手来操纵这些船只。

    眼见大明舰队已经风帆鼓动,舰队已经开始向着自己航行而来,亚尔曼再没了拖延的机会,直接下令在船头挂起之前约定好的三色灯笼,表示全盘同意明国的条件。

    在基隆港,大明代表长乐伯甘辉,与荷兰代表亚尔曼伯爵签订了明荷《基隆条约》,条约大概内容包括战争赔款,大明在荷兰所属领地享受的特别待遇等待。

    至于亚尔曼最希望得到的,大明对于荷兰拥有台湾的合法权,大明方面却是根本没有提到。

    条约生效,双方之间再次恢复和平。

    荷兰方面需要在三天内筹集至少五十万两的战争赔款,以及交付十艘盖帆船。

    对于船只,亚尔曼十分痛快的在条约签订后的当天,便即全部交付了过来。

    这些船只虽然都是中型船只,最多只有两层甲板,甚至船上的火炮等都被卸了个干净。

    但是郑成功依旧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火炮这东西,他之前缴获的就有不少,而且以大明的工匠技术,只要有实际火炮可以参考,自行铸造也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对于荷兰人提出一时无法筹集到如此巨款,需要分批筹集银两的说法,郑成功却是表现的极为慷慨,只是要求三天之内必须拿到一半的赔款,其他的可以分批偿还,但却是需要计算利息。

    之所以这般慷慨,也是有郑成功的小算盘在内。

    毕竟以他对这些西方人的了解,这些只重视拳头,只尊重强者的家伙们,一旦时间过长就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