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封赏

    第36章封赏 (第2/3页)

物品略有不同,它们分别是:车马、衣服、秬鬯、朱户、纳陛、弓矢、斧钺、虎贲、珪瓒。不同之处是“乐县”换成了“珪瓒”,而珪瓒则是古代的玉柄酒器。

    曹操接受接受的九锡之物与《礼记》所载的相同,但加了珪瓒,严格算起来是十件,但将珪瓒算作秬鬯的副品,就是说酒杯和酒算作一件,所以仍是九锡。

    有了王莽的先例之后,在皇权衰微时,九锡就成了权臣要篡权的象征之物。

    但是,这汉献帝赐下了九锡,可这东西可不是那么容易接的。如果没有篡位的心思,或者没达到篡位的条件,那么接受九锡只会有害无利。

    像蜀汉时李严曾力劝诸葛亮受九锡,但被脑袋清醒的诸葛亮拒绝。他义正言辞地说,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现在的李翔自认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以一己之力对抗天下,还尚未达到可以踢下汉献帝自己当家做主的条件。而有多大的食量就吃多少的饭,实力不够,李翔自然不会做出不该做出的事情。

    至于汉献帝刘协圣旨中的“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他李翔若是接受了,有董胖子的前车之鉴在,这不是直接给了天下诸侯开一个第三次诸侯联盟大会的理由吗!

    李翔之后,便是这一次参战将领们的封赏了。

    首先便是白起,除了原定的雍州大都督之外,加封镇南将军,阳亭侯。

    东汉的爵位制度设有王、公、侯三等,王、公这两级不必多说,他手底下的人若是敢要,李翔倒是不介意给,但同样也不会让此人再看到明日的太阳。

    侯又分列侯和关内侯,其分别是列侯有封地、食邑,而且其封地、食邑可以传于子孙后代,而关内侯则无这些特权。如果再细分的话,列侯可以因食邑的大小而分成县侯、乡侯、亭侯,授以位次不同的功臣、勋臣。

    此次封赏最高的一级便是亭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