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功法进化

    第三十二章 功法进化 (第2/3页)

字用的是工整的楷体,一点都没有别出心裁。

    可在文字下方,却是白描勾勒的人形,双腿一前一后半屈不屈,双手微微高举前伸,欲扬欲迎,再加上腰、背、胸、头颈,真就活脱脱一只欲要扑击捕食的人形螳螂,神形皆备。

    燕洪盯着这幅简笔白描看了很久,道:“这画是谁画的?其他且不说,单是这画我就可以打九分!”

    姜不苦道:“一位女生自告奋勇画的,她说自己以前绘画技巧也没这么好,是在修行后对身体的掌控力提高,双手能够准确的通过笔画线条将脑海中的画面呈现出来。”

    燕洪点了点头,翻开封面,仔细看起了正文。

    扉页:

    “螳螂拳虽为象形拳,却重意不重形。先贤取螳螂捕蝉之动静,取其神态,赋其阴阳、刚柔、虚实之理,施以上下、左右、前后、进退之法。长短兼备,刚柔并重,上下交替,内外相接,勾搂采挂,刁缠劈滑,连招带打,势成连环,劲发张如弓,劲收缩如球。”

    燕洪反复看了数遍,越是琢磨,越觉精妙。

    受各种影视作品洗脑,他少年时对传武秘籍有种异样的痴迷,可真找到传武秘籍来看,却非常头疼,各种歌诀黑话术语,看得人云里雾里。

    而这一版,却用寥寥数语,道尽了螳螂拳的精髓。

    “这是拳法总纲?”

    姜不苦颔首道:“我们的态度是用尽可能精简的语言传达准确的信息,每本功法都必须先有总纲,开宗明义,既是为了让修行者准确理解一门功法的特点,也是为重修功法定下基调,凡是资料内容中有与之相悖的,直接剔除。”

    燕洪听了,饶有兴趣的问:“那若是这些内容本身在实践中证明是有价值的呢?”

    姜不苦道:

    “也要从功法正文中移出,放入功法副册之中,和那些我们未能彻底解决,或者不能准确判断的结论一起,作为延伸补充,算是给他们出的课外习题。

    而且,我会直接告诉他们,正本功法也不是绝对权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