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关东诸侯

    第七章 关东诸侯 (第2/3页)

,使赵岐从魏郡一路北上至柏人县中,这才得见冀州牧袁绍。

    此时的公孙瓒与袁绍在常山巨鹿边界来回拉锯,公孙瓒以其兵锐,先胜数战,但袁绍兵力雄厚,终究没吃什么大亏,且数次交战后,冀州诸军日益善战,如今已渐占上风,使公孙瓒不敢轻易动作,双方在汦水隔河对峙。

    得知赵岐到来后,袁绍果然如陈冲所料,对赵岐礼加备至,言必称赵公,行必居下礼,为赵歧准备吃穿用度,也堪称奢华。

    只是当他得知朝廷令他两人罢兵的消息后,袁绍终究露出犯难之色,毕竟他苦战一年,眼看已握有优势,正要收复失地的时刻,朝廷却让他就此和谈,这让他实在难以甘心。

    好在其别驾从事沮授劝谏说:“明公本是郡守,却得以有州牧之任,这是因为明公信义重于四海,忠名广为人传的缘故啊!可韩公一死,大乱四起,公孙瓒趁势起兵,令我等征战至今,且不得平乱,这又是为何呢?皆是因为明公虽得州郡拥戴,但毕竟非是朝廷任命,名不正则言不顺,才有这些祸事啊!如今朝廷命明公与公孙瓒罢兵,实是承认明公州牧一职,这是救急之水啊,明公又为何拒绝呢?”

    如此一番分析,当即令袁绍回心转意,答应赵岐与公孙瓒和谈。而后赵岐过河去北岸面见公孙瓒,公孙瓒如今军情困顿,得知和谈建议后,自然是欣然往之,双方在汦水边相约达成协议,袁绍任命其弟公孙范为中山相、其子公孙续为常山相,双方各自罢兵,无故不得妄起战事。

    但就东征更苍一事,双方都说要回去清查物资再做商议,当在一月后再向朝廷做回复。

    另一边,太尉马日磾从武关入南阳,沿着丹水直抵阴县,刘表得闻马日磾到来,当即出襄阳于城北四十里处的邓县迎接太尉。会面之后,两人相谈甚欢,最后刘表与马日磾同舆而坐,共入襄阳城内。

    谈及与张津议和与东征更苍一事,刘表声称是张津屡次入境劫掠,非是自己妄开祸端。且张津又与长沙太守张羡密有勾结,两人相约密问谶语,似有封王割据,效仿秦赵佗割据交越之心。

    这等国家大害,自己身为荆州刺史,岂能坐视不理?除恶剿贼乃是分内之事,故而他与其征战乃是为国尽忠啊,若就此罢兵,恐于国家不利。若朝廷执意议和,先请设法去此忧患,自己既无后顾之忧,自然也会派兵帮助东征。

    马日磾本来将信将疑,打算再南下交州去与张津议事,但他到底年岁大了,受不了南方的湿气,到了江陵就开始不断地打摆子,最后在孱陵病倒,不能再前行,于是只好派人回信朝廷,让朝廷再设法处理。

    最晚的是赵温的回信,陈冲任命赵温为扬州牧,原本是做两个打算,一是令袁术停下擅攻扬州的荒唐之举,二是令赵温重整扬州秩序,这两者对东征而言都极为重要。若袁术还能顾大局识大体,转而北攻青徐,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