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难分轩轻

    第九章 难分轩轻 (第2/3页)

目标,很多西人往前踏进时,战马不时会踏过死去的尸体,有人的,也有妈的,有己方的,也有敌方的,但这些都不足以令他们停下脚步,而是习以为常地继续向前。

    眼见双方的战事已经全面陷入胶着,东人的左军忽然动了,他们的步卒并非是简单地向前开进,而是试图向中军进行包抄迂回,显然是打的截断中军,将入阵的骑士尽数歼灭的主意,这令刘备颇觉可笑,他对周遭的幕僚说:“迟慢儿,也敢以步制骑?我右军虽不多,也足以应付。”

    说罢,又令右军的张飞等将出战,数千骑军拖曳烟尘,直奔东人左翼。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实在叫人难以想象。东人左军在行进的时候,眼见西骑原来,竟然仍不改变阵型,只是前列往左右些许疏散,从中缓缓走出数百匹驮马,这些驮马的背后又拉着载有辎重的大车,在张飞赶到之前,他们将大车横在阵前,如此组成了一条长达数百丈的车阵。

    这道车阵几乎令张飞的骑军失声,纵使是再勇勐的骑兵,恐怕也无法借助冲力突破车阵。他们只能临时勒马,转而下马作为步卒作战,但这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骑兵卓越的机动力,也就难以快速突破东人的阵线,更无法阻止对中军的包夹。

    而最要命的,还是他们在重振阵型的时刻,已经完全暴露在东人的箭程之下。这些大车上都装有极多的弩机,东人们不须拉弓射失,只需要拿起并扣下弩机,又平又急的弩箭就如同一道道铁幕密集地砸过,这对前来的西人骑士带来了极大杀伤。人们就像是行刑一般的被屠杀射倒,很多人连痛呼都发不出一声,就牢牢地被钉在地上,鲜血顺着野草聚成了血泊,马匹们则因此而嘶鸣着不知所措。

    在本阵之中观望的刘备,眼见张飞发起了三次冲锋,几次险些突破车阵,都为东人们打退回来,而左军却仍旧无法击溃东人的右翼,这让他分外焦躁,频频得向令兵确认中军的情形。然而在两翼无功的情况下,中军的优势逐渐被抵消,也是可以想象的,很快,正抵御地方左翼与中军夹攻的太史慈部就来告急,说快撑不下去了。虽没有明言,但众人都明白,这是说此战已无法得胜,请求刘备撤军的意思。

    刘备分外气愤,他对着信使骂道:“我军背水而战,就是要舍生死于不顾!怎么撤?太史子义要撤,就让他到我帐下来,我亲手砍了他的脑袋!”

    待到信使踉跄退去后,刘备又颓然坐下,纵然言辞愤满,但他心中也知晓,只看周遭将士的神态,就知道今日获胜已是不能,但要如何后撤呢?军中大半战马都在此处,若是就此退兵,岂不又重演了在渤海的败战吗?当下进不是,退也不是,自己再次陷入了一个难以抉择的窘境里。

    这时候,在一旁的刘宣显然也在思量这个问题,他忽而眼前一亮,劝道:“大将军,今日之战,与圜水对阵徐荣时何其相似?我等难道不可效彷吗?”

    这一席话点醒了刘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