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迁都

    第八章 迁都 (第2/3页)

啊!虽然长时间驻于晋阳,在这里也有过很多不快的记忆,但现在想来,就好比南柯一梦,自己也从一个青年人变为老人了。刘备念及于此,不禁暗然销魂,他此时才发觉,不知何时起,自己也有些留恋长安了。

    故而在临别之际,他对长安百姓说道:「父老之恩,永不敢忘,西京乃社稷与先祖所在,旦有祸福,必返西京太庙而祭祀。」

    随着刘备也搬去雒阳,余下的官员也都在数日内尽数跟去。但去的也不只有官员。毕竟长安中有不少百姓也是被董卓强迁至关中的,虽然此时多已再度成家,也有了妻儿。但人总是想落叶归根的,故而此次朝廷迁都,亦有数千户百姓主动相随。

    只是这样一来,往日繁华的长安街市顿时冷清了不少。剩下的老人们都说,年前长安家家户户点灯,章台街夜里亮如白昼的景象,怕是再也看不到了。不过令他们感到少许慰藉的是,至少丞相陈冲还留在西京内。

    毕竟以陈冲的身体而言,此时他尚不能独自起身,更别说车马颠簸,翻山越岭去雒阳了。故而他虽仍挂着丞相的虚衔,但实际上,手中的诸项事务都已转交到尚书台内,丞相府下隶属诸曹,此时也基本由太子刘燮代掌。刘备在离开前,曾专门来看望陈冲,说让他好好养病,不必操心朝政,待病愈之后,诸事都会再交还于他。

    不过陈冲这段养病的时间恐怕不会短,张仲景虽未明言,但举止之间多有暗示,纵使情况好转,也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方能痊愈。一想到年底决战在即,自己无缘参与,陈冲心中颇为遗憾,但他也确实很久没有好好歇息过了,如今借着养病的机会,他也打算好好理一理这些年的经历见闻,写一些杂记和文章,好留传后人以为参考。

    只是在眼下,他连起身拿笔的力气都没有了,于是只好拜托妻子,让他在榻上口述,董白在桌桉边执笔叙写。

    但由于病重体虚的缘故,陈冲的思绪并不如以前流畅,反而非常零碎,因此他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也常不满意,往往写了又删,删了再写,一连数日,也不过写了寥寥千余字。又过了一段时间,陈冲见自己仍是如此,便放下了着书的心思。董白问其缘由,他自嘲说:「年龄越大,就越觉得文字有千钧重,不是可以随意涂抹的了。」

    于是转而读书。年轻时他爱读史,中年时他爱读诗,而到了眼下,陈冲已经没有什么挑剔的念头,什么书都可以看,只是每次翻阅纸张时,他总会忍不住想,当时人着墨时,心中是怀有如何的情感,几年之后又会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文章呢?这也算是一种常见的老人心态了。

    读了不久,陈冲翻到自己年轻时曾编的一本诗集,又忽然记起了年轻时的爱好:收集时人百家的文章。当年他走街串巷,收集碑文与民谣编为书册,然后珍藏起来,闲暇翻阅时,陈冲一想到此书乃自己所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