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河北再乱

    第七章 河北再乱 (第2/3页)

冷笑道:“若真有人要让我难看!我必让他不得好死!”

    庞统见刘燮听信了魏讽之言,不由大惊,连忙放下手中如意,起身对刘燮进谏道:“禀陛下,恐怕事实并非如此。以往府军用兵,都是由都督调遣,而如今魏都督滞留京畿,原幽州刺史元龙公已然病逝,新任幽州刺史人选又尚未敲定,派出去的钟君与卢君也不通军事,府军之中可谓是群龙无首了,如此情况下,无人能够主持大局,纵然有六万府兵又能如何?这实在是朝廷台臣的过失,与府军并无相干。陛下切勿因此而兴怒啊!”

    “士元说得在理!”一直在左手边瞑目沉默的人睁眼插话了,此人正是上林左监军周不疑。当年他作为荆州别驾刘先之甥,随刘表自襄阳一起北上。少有异才,聪明敏达,在十七岁时就着有文论四首,刘燮虽在太学中以孤傲闻名,却对不疑极为欣赏。后来他做代王世子,第一个招入府中的,也是周不疑。

    周不疑对刘燮缓缓说:“河北去年就曾生出大乱,灾民遍地,伏尸千里,朝廷并未能尽得河北人心,今年陛下揽权,也确实急了些,使得布置颇有错漏,这才给了辽虏可乘之机。以此来惩罚府军诸将,恐怕不能服众,反会酿成大祸,还请陛下三思。”

    这番话语气颇重,听得刘燮低首不语。而魏讽则满脸通红,但又无言反驳,只能岔开话题问道:“可眼下东征在即,吴贼陈兵淮水,南府又有周公瑾牵制,朝廷又能如何呢?莫非从巴蜀调西府兵出来吗?”

    周不疑笑道:“吴贼又不是第一次攻打豫州,此前两次都是大兵压境,结果皆徒劳无功,此次声势虽大,但现在看来,恐怕还是响应辽虏而已,临淄围城时孙仲谋尚不出力,此时便知晓大局了?”他微微一顿,目光又望向刘燮,拱手说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陛下,眼下吴贼兵众,却不过病在腿脚,辽虏兵少,奈何患在腹心。故而当火速发兵河北,将辽虏赶回塞北,才是用兵正道。”

    刘燮仍旧低头不语。在一旁的司马懿见状,猜到是天子抹不开面子,不愿承认河北兵乱事责在己,便主动上前说:“说起来我久仕伪朝,竟不知辽东有几多人马,以致台阁调度失衡,北府不能抵御,这都是我之过错,愿陛下许我领兵出征,为国家戴罪立功!”

    刘燮脸色顿时缓解下来,他摆手说:“仲达身在信都,未去辽地,有疏漏实属正常,也算不上什么大错,不必介怀。至于用兵主将,容我再想想。”他立身徘徊两步,又问司马懿道:“以你之见,辽虏主将为谁,用兵如何?”

    司马懿当即答道:“伪朝朝局既为曹丕把持,率军的也只有那几人而已,不是夏侯渊,就是曹真。夏侯渊用兵刚猛,而曹真则密中有奇,依我看,多半是以曹真为帅。”

    他说完后,刘燮没有立刻回话,台中的几人都静听天子来来回回的脚步声。周不疑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