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求我盛年欢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十一章 求我盛年欢 (第1/3页)

    虽说有陈冲暗地进言这样的插曲,大体上而言,天子的声望还是在持续上升的,当他向朝中提出迁民一事,即使有不少朝臣腹诽劳民伤财,可敢出言否定的却寥寥无几。反倒是周不疑诸葛亮等台阁重臣怀有疑虑,以为迁移民众过于浩大,可能会有损朝廷根基。

    检阅户籍后,又细算成本,最后台阁决意采取“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策略在关西汇拢移民,而后将迁民分为八批,计划于四年内完成移民。可即使如此,预计朝廷每年因此要多支出二万万钱,军费却丝毫不减,这无疑给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此刘燮号召百官,除去基层县吏以外,所有官俸一律折半,竟也推行下去了。

    到了隆安四年的十二月中旬,此事就已发布到郡县一级,而且催得甚急,毕竟若再耽搁一段时日,恐怕迁民到淮北,也误了春耕的时辰。百官也知道天子的性情,不敢有丝毫马虎,当即带人拿了案牍和绳子去乡里点人,连哄带骗,总算在年关之前先凑了十万人出来。而后由姜叙带了三千兵马,负责将这些人押送到徐州。

    由于事发突然,很多移民都没有准备,而且也没有迁居的愿望。所以在被押送的时候,很多人是被绳子捆住双手系在一起,哭着和家人告别,然后踏着雪走上离乡之路。路人看了也都觉伤心,相互议论说:“圣君治下哪有这种景象?这是亡国之相啊!”

    在这种情况下,乡县中一度闹出不少乱事,很多百姓都出逃到山林之中,又导致生出了许多山匪,令郡县官员焦头烂额。以至于司隶校尉诸葛亮自告奋勇,暂时放下其余杂务,亲赴三辅处理此事。诸葛亮广散布告,称先归乡者不迁民,又搜乡检野,亲自将出逃百姓一家家劝回乡中,才使得事态没有进一步恶化。

    但要能令关中百姓安心,支持以后继续迁民,如此还远远不够的。到隆安五年三月,诸葛亮上书天子,以丞相陈冲久治关中,三辅百姓咸思其恩德为由,希望能请陈冲再次巡抚关中。声称只要是陈冲负责迁民一事,关西定然平复。

    刘燮无奈,只得再次到丞相府与陈冲密谈。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陈冲却没有出山的意思,他对刘燮说:“陛下既然以为这是古今罕有的大事,就应该亲力亲为,亲自到关中去动员。”

    “当真?”

    见刘燮的神情将信将疑,陈冲不禁叹了口气,又娓娓说道:“陛下,关中大治,本就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同样也是先帝的心血。当年迁都之际,关中百姓围街相送,你也是知道的。可见百姓无不视先帝为父母,亦视陛下如胞亲,只要陛下前躬亲施恩,必然能够成功。”

    这番话说得很恳切,刘燮听了也很是感动。他心想,这些年来,虽然朝堂里有些乱子,但叔父却从来都是偏帮于我,有意见也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