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秘闻

    第二章 秘闻 (第2/3页)

,瞒着自己做下这等大事,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好处!沉默中,陈冲几乎感受到有一张无形的网络,已在自己休养期间悄悄成形。

    但诸葛亮的意见反而很谨慎,他劝陈冲说:“老师,如今国家不幸,损兵折将,正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之际,绝不可妄加猜断。太后诏陛下回京,本乃人之常情,无可指责。若老师猜错,以致上心异心,内外离德,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孙权?若老师没有猜错,则更要慎之又慎,这牵扯的关系太多,只能从长计议。”

    陈冲赞同孔明的道理,从大局来看,此刻无论如何都不是政斗的好机会,但是他这般想,不代表别人也会这般想。而且极有可能的是,对方会抓准这个脆弱的时机,直接一锤定音,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做好准备。但另一方面,他也自我安慰道:这满朝臣属,哪个不是自己的故旧好友,事态发展也未必会有自己想象的这般坏。

    这么想着,陈冲暂时将这些忧虑都掩盖过去了,转而与诸葛亮谈及眼下的战事。建业之战失败后,直到现在都无法统计具体的损失,只知道水师船只已被尽数摧毁,大量士卒阵亡俘虏。但即使以最保守的估计来看,损失恐怕也超过了十万人,五府军队中最少有十二师被全建制摧毁,重建已无希望。单就影响败坏而言,这一战恐怕已经超过了渤海之战。

    而刘燮虽然重新启用了老人,但这仅仅解决了人心与官员问题,到底该如何行政,恐怕还要等陈冲入阁之后,再做具体的决策。陈冲此时心里已经大概拟定了一份草稿,一方面是民生,一方面是战局。

    从民生角度来看,这两年接连调兵,动辄征兵十数万,调运的粮秣辎重都数以万计,百姓连年征税,虽然尚能忍受,也不免有些怨声载道。刘燮原本打定地是一战建功,再休养生息的主意,可偏偏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战败后,朝廷和百姓的负担却进一步加重了。无论是抚恤死伤,还是招兵买马,都需要大量的开支。粗粗计算下来,可以说是隆安以来积累,为之消耗一空。

    在这种情况下,若再继续向百姓加税,不仅是不智的,也无疑是不仁的。对于陈冲而言,当下只有罢兵止戈,休养生息一条路而已。且这绝非一时之策,从短时间来看,恐怕五六年内,朝廷都不会再主动挑起干戈,向吴人发起反攻了。至于国中的诸多政策,恐怕也要进行调整。在陈冲看来,主要分外上下两个方面。

    在上,对于官场的整顿必不可少。近几年来,天子提拔新人,安抚旧人,虽说集权有效,但也设置了诸多冗官,这增多了许多支出,以致于去年动员大军,天子不得不给多数官员减俸。但减俸只是一时之计,想要彻底的改善财政,还是要对官员做出精简,同时严查腐败,肃清官风。

    在下,诸如授田令、均田令等均贫富的政策此时已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