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徐家

    第269章 徐家 (第2/3页)

失措,故意开解道:“难道我不够优秀吗?放心吧,肯定会让泰山、泰水大人满意的。”

    徐若琳幽幽一叹,觉得左梦庚过于乐观了。

    她和许甘第私下里交谈时,早已知道了徐骥夫妇的心意。

    其实对于徐光启安排的婚事,徐骥夫妇是不大认同的。

    徐家作为基督徒家庭,子女的婚事必须要考虑信仰问题。即使亲家不是信徒,起码也要知根知底。

    除了徐若琳之外,其他人的婚姻基本上都是和本地至交联姻。

    再一个,徐氏诗礼传家,虽然只有徐光启一人为官,但也算得上书香门第。对于武人,他们并不觉得是良配。

    虽然徐光启在信里将左梦庚夸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可徐骥夫妇还是担心女儿未来的幸福。

    尤其是徐尔觉回来后的牢骚,更是让他们忧心忡忡。

    幸好第二次回来的徐尔爵对左梦庚评价不错,否则的话,徐骥夫妇肯定会反对这门亲事。

    饶是如此,左梦庚这一次登门,要接受的考验估计也少不了。

    船队进入黄浦江,两岸风光熟悉起来,徐若琳多少冲淡了紧张。不停地给左梦庚介绍景致,竟如数家珍。

    “你看,那便是潘家园,人称奇秀甲江南呢。”

    众人不禁看去,就见到黄浦江西岸里许不到的地方,好大一片精雅毓秀的园林,在一片低矮的屋瓦中鹤立鸡群。

    听着徐若琳如数家珍,左梦庚颇为好奇。

    “你怎知晓的这般清楚?”

    徐尔爵在一旁道:“还能为何?四妹已经和潘充庵公之子定了婚约,乃徐氏姻亲。”

    左梦庚恍然,对那处园林稍微上了些心。

    他又哪里知道,所谓的潘家园,其实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豫园。

    这个园子是潘允端为了孝敬安享晚年的父亲而修建的,一直保存到了后世,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更是江南名园之一。

    潘允端过世已经三十多年,如今这处园子住着的,是其后人。

    潘允端之孙潘晓纳,不久前才和徐若琳的四妹马尔蒂纳(徐若欣)定亲。

    徐光启是虔诚的教徒,遵从上帝的旨意,虽然只有徐骥一个儿子,却没有纳妾。

    本来还担心徐骥体弱多病,难以养活,孰料徐骥竟然生了五子、四女。

    既然看到了豫园,徐家其实也就到了。

    当船队靠近码头时,岸上已经有人在呼唤了。

    “三姐,这便是姐夫吗?”

    左梦庚看去,才发现是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正童真无邪地喊着。

    看到小男孩,徐若琳很是欢喜。

    “幼弟,有没有想我?”

    左梦庚这才知道,这是徐家最小的徐尓路。(前面徐家兄弟的排序有误,最小的是徐尓路,1625年才出生,顺治十三年曾考中进士。)

    徐尓路的身旁,还跟着一对中年夫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